天气变热 细菌滋生 食物变得不安全?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天气变热 细菌滋生 食物变得不安全?

据今日出刊的《联合早报》报导,过去半年,新加坡先后发生3起较严重的集体食物中毒或导致腹泻不适的事件,引发公众对食物安全问题产生忧虑。



受访学者认为,近年出现的高温气候可能加速食物细菌滋生,餐饮业者处理食物须提高警惕,更注意卫生安全。

据去年1月至3月份的《流行病学新闻公报》(Epidemiological News Bulletin),新加坡卫生部自2008年起规定医生须通告沙门菌属(Salmonellosis)和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iosis)这两种导致肠道感染的病菌案例,相关数据显示这两种病例近年来的确呈现增加趋势;不过,去年的数据显示因食物引发的副伤寒(Paratyphoid)、伤寒(Typhoid )、病毒性A型及E型肝炎有所减少。

多名食物安全专家受访时指出,人口增加、天气更加炎热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食肆在准备与处理食物时出现疏漏,导致公众集体中毒或感到不适等问题发生。



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技教育主任陈维宁教授日前受访时举例说,环境局规定向当局注册的饮食供应商,必须在自助餐和餐盒上贴上时效标签。

他指出:“因为这项新条例,饮食供应商必须标示自助餐和餐盒只能维持4小时;但当局对小贩中心的经济菜饭、鸡饭等摊位,是否下达同样要求,不得而知。我建议,所有的熟食摊位都应设有较大面积的‘加热站’,时时加热熟食,确保食物的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上。”

环境局自2012年起,要求所有向当局注册的饮食供应商,必须在所提供的自助餐和餐盒上,贴上时效标签,注明食物煮好的日期和时间,以及安全食用时间。供应商不得虚报日期和时间,违例者将被控上法庭。

由于处于5至60摄氏度之间的熟食会迅速滋生细菌,并可能在4小时后达到危险水平,因此供应商的食品时效以4小时为准。

不过,环境局强调,在4小时内食用食物,并不表示绝对不会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未煮熟的食物、处理食物前没洗手、烹饪用具受细菌污染或熟食与生食接触,也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小贩中心熟食摊位无须遵循这类规定,环境局鼓励处理食物的人员注重个人卫生,以及多注意处理方法,并尽快售出已煮好的食物,确保食物卫生。

南洋理工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讲师谢丽云受询时不排除微生物“时常在演变”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发展出新的病毒种类,使人们的免疫系统无法招架。”

学者专家指出,只要在合适的温度,即35至37摄氏度,并有养分和足够湿度,细菌便能迅速增长。

陈维宁教授举例说,大热天把一块肉放在厨房里,肉上的细菌每20分钟便会翻倍增长。

“如果这块肉起初有100个细菌,两小时后,肉上的细菌便会激增至6400个,3个小时后更会激增至5万1200个。”

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科陆铉均助理教授受询时则透露:“根据我们就生鸡胸肉与生鲑鱼展开的研究,生食在4摄氏度下可存放两至3天,在10摄氏度下只能放置一至两天,21摄氏度则仅能存放少于12个小时。至于熟食,若放在恒温下,必须在4小时内食用才属安全。”

陈维宁强调:“细菌本身就是我们环境中的一部分。只有当它们迅速生长、一些细菌产生毒素时,才会导致食物中毒。”

他解释,这些毒素之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症状,有可能是因为有毒病菌与肠胃里的普通细菌互相抗衡所致。

陆铉均助理教授说:“食物之所以会变坏是因为微生物代谢所致。当微生物吞噬食物中的营养时,它们也同时排泄出异味与有害物质。避免食物变质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将食物储存在冰箱内。”

谢丽云则说,易腐坏的食物和稍微经过处理过的食物(例如海鲜和沙拉)更容易变质,细菌、酵母和霉菌都可在食物中生长。

她说:“食物是否变质,可通过查看是否变酸、变色或出现粘液、气体或臭味来断定。

“虽然温度是可能导致微生物滋长的一大原因,但食物处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步骤。”

谢丽云也建议,冷冻食物的最佳温度是零下18摄氏度,冰冻食物如生肉、海鲜和新鲜蔬菜宜保持在4摄氏度以下,鸡蛋则是8摄氏度。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