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封閉式作業時限剩年半 別等到豬兒養不了

封閉式養豬場講究通風,以保持室內干爽舒適。

獨家報導:劉峻賓、吳湘怡

(北海13日訊)投資現代化封閉養豬設施動輒百萬令吉,但距离2018年中央政府準備執行現代化養豬政策,還有1年半,若現在不逐步轉型提升,恐怕為時已晚!

檳州政府將于11月的州議會上尋求通過家禽及養豬業法令,以嚴厲對付不願轉型的養豬場,態度絕不U轉。

檳州擁有120家養豬場,集中區分別在威北打昔牛汝莪的平安村及威南華都村。

《中國報》記者探悉,平安村目前已有6家傳統養豬場,分別于2009年、2012年、2013年逐步轉型提升至封閉與現代化養豬。

他們大部分落實現代化養豬,背后原因不是因為擔心被政府關閉農場,而是看見現代化養豬模式的生產提升能力、回酬率及安全食品供應能力。

傳統業者仍觀望

但目前最關鍵的是投資金額,據其中一名封閉式業者王順濱(40歲)透露,按照他的預算,全面封閉及現代化需花費400萬令吉,短時間轉型,是不可能的。

就他的例子而言,從2009年開始,他經營的傳統養豬場已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投資超過200萬令吉,才達至50%的轉型。

按照他的計劃,2018年之前將可達到100%全面封閉及現代化飼養。

中央政府于2014年宣布現代化政策,即封閉式飼養、零廢料排放、良好飼養方式及200公尺緩衝區;霹靂、柔佛和馬六甲,也逐步實行封閉式。

4年的轉型期將至,但檳州仍有不少的傳統業者還抱持觀望態度,若等到2018年才準備要轉型,確實為時已晚。

平均淨利約10%

盡管逐步轉型封閉及現代化養豬過程不好走,但在8年時間里,平均淨利還是有10%至12%!

王順濱透露,在轉型的過程中,也曾試過資金不足,中斷投資,但一旦賺到一些錢后,就馬上再投資。

他因為在2009年看到豬隻高發病率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而決定放棄傳統模式,反而在現代化飼養模式中,看到永續成長的能力;無論是營業額或豬肉的品質,都有數據紀錄可參考。

“很多業者說,投資封閉設施成本高,但如果豬隻上市天數可以縮短的話,基本上就可減低營運成本。”

王順濱說,採用封閉式養豬,最大的優點是能讓豬隻上市天數縮短兩星期。

“這些豬隻的飼料換肉率也相對來得低。原本平均長1公斤豬肉,需要3公斤飼料,但封閉式養豬,只需2公斤飼料,更加節省。”

一年可生24隻小豬

只要敢投資,肯定有所回報!

王順濱透露,傳統上母豬一年生不超過20隻豬,但其農場的母豬一年生育率可達2.27次,平均24隻左右,外國的母豬生育率更可達2.48次。

“封閉式養豬場,可持續性提高生育率,若設備完善,更能讓母豬一年生30隻豬。生育率提高,就能賣更多。”

他說,農場採用標準化作業,只讓母豬生7胎,約3年半后就會把老母豬送去宰豬場,再製成加工品,如豬肉丸和臘腸。

“泰國和歐洲只讓母豬生6胎,基于商業考量,我沒有跟足。畢竟外國老母豬,可賣出生豬價格80%左右,本地老母豬價錢卻不到生豬一半。”

“一些傳統業者讓母豬操勞生十多胎,導致后期生的小豬免疫力差,也成長得慢,進而影響豬肉品質。”

分批管理省時省人力

採用分批管理模式,省時省人力!

王順濱說,分批管理能減輕許多工作量,也更容易管理農場,即使工人不太熟練,也不成問題。

“只要統一母豬生產小豬的時間,農場即可分批處理,並根據豬隻的不同生長階段,放置在不同設計的養殖處。”

“由于每個階段的豬隻,需要的溫度和飼料養分都不一樣,通過分批管理,可方便管理及避免混亂。豬隻整批賣出之后,也能一次過清洗和消毒農場,保持衛生。”

他說,傳統養豬場沒有分批管理,豬農將耗費許多精力處理豬隻,因此更難花心思去改進和提升農場設施。

他指出,目前養豬場有3000隻豬,共有4位工人打理農場。一旦全面採用封閉式養豬,計劃增至6000隻豬。

嚴選飼料肉沒騷味

邁向食品安全工業,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重視食品安全的王順濱,只購買具有良好生產規範(GMP)認證的飼料,確保豬隻吃得健康。

“加上干淨環保的處理方式,豬肉不會有騷味。”

非常支持現代化養豬的他,也希望朝向大馬良好農場作業認證(MyGAP)努力,推動食品安全,讓消費者對養豬業改觀,也更有信心購買豬肉。

“華人是本地主要市場,如果黑心操作,最后吃下去的還是自己的族群。”

他說,2009年飼料法令的落實,也能保證業者不會濫用藥物,並記錄飼料成分,養殖過程變得相對透明。

“雖然會增加工作負擔,但我們需要讓消費者知道整個養殖過程,是安全可靠。”

他說,這樣也能讓業者遵守宰殺7天前停藥的條例,以免吃下殘留藥物。

沒異味沒蒼蠅

據記者親身體驗,封閉式養豬場,不僅完全沒有異味,連一隻蒼蠅也沒有,而且溫度適宜,乾爽舒服。

農場的設計甚有巧思,豬糞會通過地面小洞,直接掉入底下水池,因此一星期只需排污一次,豬更不會沾到糞便,完全不用洗澡。

反觀傳統養豬場,每天至少為豬隻沖涼一次,管理工作繁重。

王順濱說,只要飼料配方得宜,豬糞就不會臭,更不會生蟲,非常衛生。

“我通常在飼料中加入益菌和酵素,再調配一些如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讓豬食用。由于飼料精細,豬隻生長得快,大便也較少。”

他說,豬糞經過發酵和過濾,能製成有機肥,用來種花種樹,綠化環境。

“飼料具有營養,所以污水排出過濾后,還可重複使用,也可給豬飲用。”

逾50萬建2封閉式豬場

平安村養豬業者黃鎮光(62歲),經營養豬業超過40年,並于4年前開始建封閉式養豬場,至今已達30%封閉。

他說,雖然利潤和傳統式養豬法相差不遠,但因為省事省工,也方便工人管理,所以選擇開始封閉式養豬。

“傳統的每天至少要清洗一次,封閉式的反而不用洗。用的水少,廢水也少。”

他目前飼養2000多隻豬,耗費逾50萬令吉,建兩間封閉式養豬場。

“這樣溫度可以保持,豬就很少生病。用這種方式有看到成績,只是希望政府可以借錢給我們做的更多。”

同樣是平安村養豬業者黃先生,也于3年前建2間封閉式養豬場,總耗資80多萬令吉。

“要與時並進,也比較省工。畢竟我是親力親為,沒有請工人。只是現在飼料很貴,有時只好貴賣豬隻。”

死亡率降一成

封閉式養豬場能良好控制溫度、濕度和風速等三大因素,所以豬隻死亡率降低10%,也很少生病,藥物用量減少,豬隻也更健康。

王順濱說,封閉式養豬場採用電腦系統控制溫度,介于攝氏24度至30度之間,還能配合豬隻生長階段,調適溫度。

“舒適環境讓豬隻相對活潑,較有胃口進食,生長得快。”

他說,反觀開放式養的豬,容易因天氣熱而沒胃口,影響豬隻生長速度和健康。母豬更會因奶水不足,導致小豬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