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肯:啃日子──明信片與我

記得我哥中學畢業旅行時,他寄了幾張明信片給我媽。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接觸明信片。

“……媽,這幾天坐車坐到屁股痛。”我印象深刻,我哥曾在明信片寫過這句話。

明信片很奇妙,一張圖文並茂的卡,自還在路上的旅人寄來,仿佛自己也在旅途上。

又過了幾年,我姐在外地唸書,有天她給我寄了張明信片,上面是吉隆坡火車站的水彩畫。

“……沒有什麼可送你的,就寄這張卡給你,祝你‘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10。”這是我人生第一張屬于我自己的明信片。隨著時間的洗禮,如今我姐不會再給我寫這樣的明信片了,而我就給她的孩子們寫明信片。

旅行是寄明信片給朋友最好的時刻。明信片能寫的空間不多,除了地址也可以什麼都不寫,郵費最低,又有圖畫,製造了朋友、家人聯繫的“良好時機”。郵戳和郵票也各有千秋,沒有一處能被忽略。

這些年,我把收到的每張明信片收藏妥當,迄今近三百張,其實不多,算不上專家。

老友月樹(吉隆坡月樹咖啡館老闆的暱稱)都把我寄給她的明信片釘在咖啡館板上。有天,板子不見了,我便問起她。

“妳寄來的明信片多得掛不上了,我在后面給妳設了一個‘特別欄位’。”“特別欄位”上滿滿明信片,那些年走過的路,一下湧上了腦。

最近的家庭旅行,我哥的孩子們也跟著我寫明信片。晚上休息時,我們在明信片上奮筆疾書,我哥經過時問:“妳們在做功課啊?”翌日早晨,侄女兩姐妹共寄15張,我寄了13張。我讓侄女親手將明信片投入郵筒,她看來十分滿足,因為都是心意。

2008年,我發現了交換明信片的網站*,于是加入和全世界交換明信片的行動。從此,我開始忙碌于寫明信片、寄明信片。那時我在家休養,不時因收到明信片而感安慰,儘管那是來自陌生人按照系統隨機發來也無所謂,至少這世上還有個人給妳送來隻字片語,心裡就溫暖了。

我僅活躍于那幾年,如今只給朋友寫明信片,簡單問候,保持聯繫,對朋友是驚喜,偶爾也是感動。

這個電子科技發達的時代,那印刻在紙上的親筆字跡極其珍貴且獨一無二。與其轉發所謂的祝福圖片,不如好好給對方寫張明信片吧。

*:交換明信片網站: http://www.postcrossing.com

註:馬來西亞大概是郵寄明信片郵資最低的國家。國內三十仙,國際五十仙。

新山人,自由文字工作者,現居吉隆坡。生命太短,樂子太多,立志玩到最后一口氣。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