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慈善組織政府撥款減少 1天2令吉38仙,吃甚麼…
報導:陳日翔、梁傑華
(檳城16日訊)1天膳食津貼2令吉38仙,吃什麼……
經濟不景氣,中央政府撥給慈善組織的福利輔助金也應聲減少,甚至規定這筆前只能用在膳食開銷,然而這筆錢對人數眾多的組織,根本不足夠。
本報記者向檳榔嶼病老院、聖尼古拉盲人之家及檳城濟世之家解,政府的撥款已經減少。其中,病老院及盲人之家的撥款,更受限制只能用在膳食開銷。
檳榔嶼病老院負責人陳振華說,該院過去每年獲得50萬令吉撥款,但去年只得20萬令吉。
他說,若20萬令吉用以膳食開銷,按該院230名老人計算,每人一年膳津貼平均870令吉,每日三餐只有2令吉38仙。
“我們每天會提供早、午、晚餐給住院老人,至於宵夜輕食如餅乾和熱飲則按個人所需。試問,1天2令吉38仙的膳食津貼,真的夠嗎?”
熱心人捐食品減負擔
陳振華說,所幸常有社會熱心人士不定期捐贈白米、乾糧等食品給該院,減輕該院龐大的日常開銷。
他補充,我國經濟瓶頸也導致該院每年預計開銷達175萬令吉。
“往年1年開銷大約是170萬令吉。”
他猜測,福利輔助金減少,或與州內的非政府組織數量眾多有關。
“繼吉隆坡和雪蘭莪,檳城是其中擁有非政府組織機構的州屬,這或會影響福利輔助金額的所得撥款。”
此外,聖尼古拉盲人之家執行董事孫逸民說,政府的撥款從2010年逐年減少,早期每年可獲得20萬令吉撥款,去年只有約4萬令吉。
“每人1天膳食費約8令吉,我們無法知道,究竟是以何指南發放福利輔助金。”
著重培訓非營利單位吃不消
福利輔助金只限用於膳食費,令高水電費開銷和著重培訓課程的非營利單位大喊吃不消。
孫逸民指出,中央政府鼓勵慈善組織照顧弱勢群體,但卻於2012年開始限制福利輔助金的用途,即該筆撥款不可用於繳付水電費、課程開銷等。
“這根本不符合現實需求,政府不應將照顧弱勢群體全責,交由慈善組織機構承擔。”
他說,聖尼古拉盲人之家注重培訓視障者,讓他們能自力更生。
他補充,隨著實施該條例,盲人之家需自己承擔課程開銷。
他希望中央政府可在下放撥款前,委派官員實地了解慈善組織,尤其是非營利機構的困境,再依據需求給予足夠的撥款。
“我們目前只能以籌款方式應急。”
他補充,用不完的該輔助金則會繳還給中央政府。
陳振華:培訓退休人士減外勞
陳振華說,據聯合國組織預測,我國在2030年將步入人口高齡化的危機,中央政府人力資源部應未雨綢繆,採取“培訓和重新聘僱”退休人士的政策,減少引進外勞。
“很多退休人士尚健康可工作,政府可為退休人士提供課程培訓,再讓他們受僱,進而達到減少外勞的效果。”
他舉例,新加坡也在實施該政策,因此不難發現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工作者,有不少銀髮族。
他補充,通過上述政策可降低年老者退休後,依賴安老院的幾率。
另外,陳振華也呼籲熱心人士,捐贈介紹營養、健康、人際關係等書籍給檳榔嶼病老院,供該院老人家閱讀。
恩惠愛老院靠善心人捐款
有政府撥款都不夠用,沒有政府撥款的,不是更慘?
檳城湖內恩惠愛老院行政經理張麗珠說,該院設立在私人土地上,無法向政府註冊為福利組織,因此也無法取得政府撥款。
她說,該院每個月的開銷高達4萬令吉,這筆錢完全依靠善心人士捐款。
不過,她也坦言,隨著消費稅及馬幣貶值,公眾的捐獻已開始減少25%,也有常年捐款的商家坦言,無法再捐獻。
“目前,我們過得很勉強,有時候水電費賬單來的時候,還要打電話問人要不要捐款幫忙。”
詢及膳食方面是否面對問題,她指出,膳食不需擔心,因人們常常送食物、菜、肉、白米及乾糧等來。
“有時如果要讓老人吃得好,我們會花錢買魚或者買排骨等。”
濟世之家辦“領養計劃”籌款
檳城濟世之家的政府撥款,已從原本的每年的3萬令吉減至2萬令吉,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只有不到2000令吉的撥款。
濟世之家財政謝丕源說,這對每個月開銷高達4萬令吉的濟世之家來所,真的是杯水車薪。
“我們每個月必須籌到3萬8000令吉,才能應付開銷。”
他說,濟世之家共有29名殘疾人士居住,以及有28人是在早上前來接受照顧,傍晚就離開的殘疾者。
“我們還有10多名職員,每個月薪水大約2萬令吉。”
他指出,為了應付開銷,濟世之家每年都會辦“領養計劃”,以籌募款項。
“領養每名殘疾人士的費用是每天1令吉,為期1年就是360令吉。”
他也說,濟世之家也銷售一些善心人士捐獻的物品,如二手書、衣服等,以賺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