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增幅放緩3.3% 國內生產力下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去年增幅放緩3.3% 國內生產力下降

(吉隆坡16日訊)作為第10大馬計劃的最后一年,2015年的大馬經濟生產力按年增長3.3%至7萬5538令吉,低于2014年的3.6%增幅,這顯示國內生產力確實下降,已導致資本密集度(capital intensity)及全要素生產率(TFP)出現放緩。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部長拿督斯里慕斯達法表示:“生產力數據有起有落是很平常的事,只是一個總度量,是國家統計局計算得出的勞力產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意思是國內生產總值提高,生產力也會跟著提高。”

“無論如何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在2020年達致3.7%目標,而第11大馬計劃今年才剛開始,最新數據仍未出爐,去年成長較前年收窄即已發出信號,意味我們需加把勁才能達至目標。”

向業界征詢意見書



當局早前已下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從4至5%下調至4至4.5%;慕斯達法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將直接影響國內生產力,當國內生產總值預測獲下調,預見生產力將同樣受到影響。大馬今年生產力成長預計介于2.5%至3.5%。

他是在今日出席國家生產力機構2015/2016年生產力報告推介禮后,發表上述談話;列席者包括第2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拿督斯里黃家泉、國家生產力機構主席丹斯里阿茲曼哈欣及總監莫哈末拉扎禮。

慕斯達法也表示,當局正向業界征詢意見書,以鑒定大約10個生產力較低且急需改善生產效率的領域,這份報告也稱為5年大馬生產力大藍圖(MPB)將在今年8月對外公佈。

生產力排名
新加坡第9 大馬第47

慕斯達法指出,據美國經濟諮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發佈最新全球生產力排名指出,在128個經濟體中,美國自2000年來持續維持第一名,大馬較15年前排名僅上升兩個位置,至47名。

新加坡15年前排名第19,去年排名已升至第9、韓國從28名挺進第18名、台灣則從第22至第5。

作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中國排名也較15年前成長28個位置至第70名、澳洲分別在2005及2010年跌至第8及第10后已急起直追,在去年成功站上第6名。

最新生產力報告指出,從2000年至2015年間,以上國家生產力排名都較大馬突出,這相信和他們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有關;但就生產力成長率,相比美國才取得0.6%成長、日本0.3%、澳洲2.1%、韓國1.5%及新加坡1.2%,顯示大馬生產力成長其實領先許多國家;除了中國6.7%及印度4.2%。

儘管大馬有大型項目及油氣探詢活動支撐,但上述數據顯示,我國極需檢視所有鑒定生產力的因素,包括全要素生產率、生產力輸入素質、科技的應用、提高效率的方法及先進知識。

財金術語

何謂全要素生產率?

據智庫百科指出,全要素生產率(TFP)是用來衡量生產效率的指標。

它有3個來源:

一是效率的改善、
二是技術進步、
三是規模效應。

在計算上它是除去勞動、資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

由于“余值”還包括沒有識別帶來增長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異及度量上的誤差,它只能相對衡量效益改善技術進步的程度。

全要素生產率也是分析經濟增長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長期可持續增長政策的重要依據;經濟增長、人均收入和財富水平提高最終要依賴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