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欣:信或不信,幫或不幫
有個穿著整齊的三四十歲男子,某個早晨,在檳島海墘天橋的摩哆停泊處說,他母親進院,需要錢,希望我可以給他10或20令吉。
有個穿著破舊T恤,滿頭大汗的大叔,騎著殘舊摩哆,來到浮羅池滑一排商店前,跟我說他要回去巴里文打或威省載女兒,需要錢打油。
一個男子在接近午夜時分,在檳島某街邊看到我正要騎摩哆離開,在旁邊的大路停了下來,跟我說不要怕,問我可以給他一令吉或兩令吉嗎,但沒說原因。
另有一個男子,來到公司前,按了門鈴,說摩哆鏈壞了,需要20或30令吉修理摩哆。
有個女子在一間餐館後方,在我騎摩哆離開時攔截我,說她從霹靂州過來面試,面試完後沒錢回去。
其中,有些我給了,有些我沒給,其中一個看到我背著背包,還問我是學生嗎,我趁機“減價”打發他走。
第一個案例中穿著整齊的男子,在和我討錢的幾天后,以相同裝扮出現在同一地點。
我假裝看不見他,直接走開了。
其實他說話時的語氣一點也不著急,根本不像一個母親入了院,需要錢來救助的人。
很多情況下,我覺得,大概有80%以上幾率,對方是在說謊,但掏不掏錢出來,取決於你當下的心態。
有時,我們只好以“寧可幫錯人,也勿錯失幫助一個真正需要的人”的心態,拿出數目其實也不大的一筆錢。
在經濟不景氣之際,或許,有些人被迫卑微到用尊嚴來換金錢,撒小謊換小錢來幫補生活,這其實是相當可悲。
經濟不景氣,上述僅是溫和索取金錢的例子,那些兇狠掠奪者,大家更要提高警惕,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