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踏實"築"夢 居者有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踏實”築”夢 居者有屋

20160618heart01



特約:子若
攝影:陳梓健

今日登場
Aset Kayamas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經理丹斯裡蔡景康與兒子蔡文懷
蔡景康與兒子蔡文懷相處和睦,在于彼此間對家的幸福嚮往。家,就是屋裡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生活中的開心不開心,抑或希望失落,全都能在這裡得到舒展與釋放,“這就是家的味道!”因此,父子倆繼續一同興建可負擔房屋,讓時下年輕人有能力擁有一間屋子,享有家的幸福滋味。

常言道:“有了屋子不等于有了家”,這句話確實很對,只是,有了家庭的人都想要有間屋子,否則像是缺了什麼似的,屋子可大可小、可奢華可簡樸,它始終是一家人的安身之所。

一間屬于自己的屋子,裝載一家人日常的生活滋味,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樂,歲月過了日子久了,不管屋子是用磚、用石、用板,還是用泥來築起,一家人的幸福溫暖才能讓屋子產生溫度和個性。



因此,不論家人走得多遠、多高,心中始終惦記這間維繫著一家人情感的屋子,那是因為這個實體承載著一家人的回憶。

可惜的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許多人窮其一生也未必能換得一個安身之所,一家人缺了一間屋子,像是漂泊的流浪者,心容易沒了著落,想要逐夢總是少了個踏實的起點,想要歇息也少了個熟悉、安全感的安樂窩。

一間屋子是一家人的幸福所在,若說耕者有其田,那麼,居者就應該有其屋,而這個願景不能只是空喊口號,需要有人以行動去落實。

照顧民眾購買能力

大馬企業界裡有這樣一號人物,年輕時因為要為一家人在吉隆坡這個大都會,謀個屬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而經歷過尋尋覓覓的折騰;時過境遷,在他有能力的今時今日,則要為當下的年輕家庭築起一座座可負擔的屋子,讓他們在城裡得以安居樂業。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業務涵蓋酒店、汽車、種植、廣告等多個領域,多年前,再把生意觸角伸展到房地產領域的Aset Kayamas創辦人兼董事經理丹斯裡蔡景康。

今年4月間,甲洞The Henge公寓發售日當天,吸引了大批民眾不惜漏夜在銷售廊外紮營露宿,只為了搶購一個單位。在經濟放緩、房市不振的大環境裡,這種搶購潮實屬難見。

該房產計劃以優越的地理位置為賣點,加上可負擔屋價,民眾趨之若鶩。該房產發展商正是蔡景康,旗下可負擔的熱門樓盤不只于上述地段,位于聯邦直轄區內寸土如金的蕉賴、敦拉薩鎮、武吉加裡爾等地,皆有其房產計劃。

蔡景康聯同兒子蔡文懷一起做客《架勢堂》,親口述說他們對“居者有屋”的想法與打造,對“屋裡有家”的幸福嚮往與追求。

身為蔡景康3個兒女中排行最小的兒子蔡文懷,前后跟隨父親經營生意約5年時間,如今是該公司的執行董事兼項目總監。父親節前夕,這對父子兵的訪談帶來別有一番滋味,這是關于一個房屋發展商、一間屋子和一個家的故事。

尋夢人找到安樂窩

蔡景康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他之所以對“居者有其屋”這句話有深切體會,因為當年他剛創業,也是經歷過千辛萬苦才擁有人生中第一間屋子,自然明白每個人心中對房子渴望的滋味。

“當時不到30歲,好不容易籌足一筆錢,在吉隆坡買了一間十多萬令吉的屋子,總算有個安居之所。”他跟許多人一樣,第一次擁抱夢想屋,那是朝思暮想著的一件事。

當時他的生意據點在吉蘭丹話望生(Gua Musang),他老遠駕車到吉隆坡,只為了物色自己的夢想屋,“整個車程需五六個小時,當物色到心水屋以后,翌日馬上又回到話望生,把太太載下來,看一看我有意購買的屋子。”

之后,當然還得煩惱置房產的錢,“雖然是十多萬令吉,但還是需要時間把買屋的錢,東湊西找籌出來。”

當年他之所以想方設法在吉隆坡購屋,並且舉家搬遷到都門,主要是為3個孩子的升學著想,孟母三遷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著,而人們每一次遷移都有千百個不同的理由。

不過,不管搬到哪裡,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安樂窩,當年邁向三十而立的蔡景康亦然。他做到了,于是多年以后重提舊事,他依然咧開嘴笑著說:那當然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啊!

站在此時此刻的時間平台,他不僅是有殼一族,並且一躍成為城中掀起話題的房屋發展商之一。他補充說,他要把當年的開心,與更多到吉隆坡尋夢的人一起分享。

丹斯裡蔡景康開心地憶述年輕時購買的第一間屋子,如今,他要把當年的這份開心分享給更多人,所以,他的房產大藍圖裡有可負擔屋子的計劃。
丹斯裡蔡景康開心地憶述年輕時購買的第一間屋子,如今,他要把當年的這份開心分享給更多人,所以,他的房產大藍圖裡有可負擔屋子的計劃。

再忙,也要回家吃飯

現在的蔡文懷,正踏入爸爸當年尋覓安樂窩的年紀,或許他找屋子不必大費周章、大傷腦筋,但他同樣渴望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屋子,“一生人之中,起碼要擁有一回呀!”

在他看來,一個可以容納一家人的屋子,那是唯一可以跟喜歡的人(家人)一起住、一起做喜歡的事的地方,他說:“生活中的開心不開心,抑或希望失落,全都在這個屋子裡頭得到舒展與釋放。”

對他而言,屋裡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而屋子裡哪個角落聚集了家人的溫度與聲音,他都會往那兒鑽。他之所以會這樣,印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一家人在一起的畫面最美、一家人的笑聲最悅耳吧!

至于身為父親的蔡景康,他每天踏入家門最開心的事,自然是孫子熱情等候與歡迎他的歸來。目前,蔡景康與兒子同住在一起,儘管平日彼此忙于外頭的業務,但是,每逢周休二日,兒子和女兒都會堅持與父母親在一起享用晚餐,享受一家人的和樂。

在餐桌上,蔡文懷透露,他跟父親可說是無所不談,除了公事,還可以暢聊時下潮流話題,這個父親可是很潮哦!別小看這個吃飯的舉動,父親一直都身體力行,詮釋再忙也要回家吃飯的道理。

亦父亦友,凡事講道理

“一直以來,父親給我最受用的叮嚀是‘身邊人’很重要,這個身邊人可以是家人,也可是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所以,父親要他緊記住,要記得回家跟家人一起吃飯,也不能忘記照顧其他拉拔過他與他們的人。

不論在家裡或辦公室,父親是個對孩子採取隨和態度的人,“可以說,他以一種介于爸爸跟朋友的中間角色來面對我們,凡事講道理重解釋,不會以長輩向晚輩命令的方式做事情。”

如是看來,蔡景康是個朋友式的父親,在平常生活中,這個家長又帶給孩子怎樣的正面影響呢?

蔡文懷
蔡文懷

融合兩人意見,創新法則

“在公事上,我跟父親之間肯定會有歧見,只不過,我們都不會大吵大鬧,最重要的是,看哪個方法可行性高,並能發揮最好的效益。”蔡文懷認為,唯有疏通與融合兩個人的意見與看法,才創造出新的法則。

此時,轉而向蔡景康證實此事,他笑道:我是很簡單的啦!“年輕人固然有他們的意見,我能接受的就接受,不能接受的就暫時擱下不談,然后,給自己數天時間去尋求與兒子同齡人的意見,若是年紀相若的他們大部分都給予認同,那我惟有深入思考並讓自己接受。”

當兒子的意見最終被採納,並且出來的績效不錯,他直言,霎那間感覺自己“老”了!但他一點都不怕長江后浪推前浪,“始終薑是老的辣嘛!”不論是嫩薑棒還是老薑好,現年28歲的蔡文懷,從父親身上繼承了一定的傳統價值觀。

在工作上經歷了了挫折歷練后,他發現,父親常提到的“哪怕再新的事物,總是從傳統的事物中延伸或演變出來”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沒有過去就沒有今天,沒有今天哪有未來呢?”

“父親最常說,任何一件趨向完美的事,都是從基礎面開始做起來,過程中,每個步驟都很重要, 所以,做好一件事不能抱著一步登天的態度。”

他以自己為例子,當年自澳洲的大學畢業后,他先是到父親的廣告牌公司做廣告銷售,“當時,我以為每個人都會做,也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后來才察覺不是這麼一回事。”

他坦言,在這個過程中,他面對了失敗,但從失敗、錯誤中他有所學、有所悟,亦有所成長,他最大的收穫就是,凡事不是光靠想就可以成事的。

緊隨父親腳步,多跑多看

蔡景康的想法是,每一件事情都要付出耐心與堅持,“所以,時至今日,每個星期都會到每一個建築工地巡視一趟。”哪怕周休二日,他也抽出時間,他深信,以眼見為證的道理。要把一個個案、項目做成功,箇中有些事是不能假手于人的,“總是要付出自己的代價,才會有好的回報。”

他口中的代價是“時間”、是“精力”,對于父親不停止的親力親為跟全力以赴的謀事原則,我們望了一望蔡文懷,在老爸當前,他毫不掩飾直點頭猛說:確實是會有壓力的啊!

“爸爸這一套行事方針肯定是成功的基本條件,但,做不做得到則是另外一回事啦!”

語畢,父子倆相視大笑起來。父親隨即說,對年輕人而言,該休息的時候就是休息,“所以,我也不會強求他一定要星期日上班,但週六開會日還是必須出席的啦!”

在他的眼裡,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唯有靠自己去跑、去看!”在蔡文懷眼裡,父親的每一個動作和決定都有其目的,因此,他會想方設法理解他的想法,並給予落實。

一直以來,和睦是他們父子倆的相處之道,也是對家的幸福嚮往,所以,父子人生中最愉悅是回到屋子裡,沉浸在和樂融融之中,“這就是家的味道!”所以,父子倆繼續一同興建可負擔房屋,就是要讓時下年輕人有能力擁有一間屋子,跟他們一樣享有家的幸福滋味。

蔡景康說,打從一開始就拿定主意,他要當建築業的亞航(Air Asia),后者讓人人可以飛,他則要讓人人可以有自己的屋子住!當其他房屋發展商都興建價格不菲的高級公寓時,他選擇劍走偏鋒,以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在房地產業穩站一席之位。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