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河流街 海南西餐
特約:林金城
吉隆坡增江新村北區有條海南街,話說建村早年,這裡住了許多從蕉賴一帶被英殖民政府強制遷來的海南人。
只要一提起海南人,我便想到“海洋”,這番聯想似乎有些抽象。我們常說早年海南人是華人方言族群中,最遲移殖本地的一群,帶著天後聖母“媽祖”的庇護和祝福越洋南來。登岸後,比起其他方言族群,能從事的職業相對少了,從當洋人及西化峇峇家庭的幫傭和廚子開始,接觸與海洋相通的文化,以致後來將洋人飲食生活中早餐吃麵包喝咖啡,下午嘆下午茶的“新潮飲食習慣”給帶出來,開創影響至今的本土咖啡店文化。
當然,還包括西餐、麵包、蛋糕和西點之類。試問上述行業的先行前輩,哪家不是由海南人經營的?
根據1911年及1931年英殖民政府所做的人口普查,報告書上分別記錄“海南人為華人中最具語言天才的方言群”,以及“他們多為家庭幫傭,尤其是歐人家庭幫傭中,十有九人是海南人”兩段,足以看出早年海南人走向“海洋”的優勢。如今回首,不難看出這“天才” 無疑是情勢所逼。
此外,由於海南原鄉四面環海,海南人本來就對海洋並不陌生,所以有些早年南來的先輩也從事海上工作,除了捕魚,也當船員。加上南來後的職業取向及“天才”因素,使得在許多由洋人經營的郵輪和游船上,都能在廚房裡輕易見到海南人的身影。而這一期《知食庫》要介紹的海南街西餐老闆陳德金大哥,七八十年代就曾在世界各地的海上鑽油平台上,當過多年的伙頭將軍。
當我問到這條Jalan Tebing Selatan為何稱為“海南街”時,德金大哥便說出上述建村初年海南人遷入的故事,並說這條街在英殖民時代其實是叫作River Road呢!
什麼?我倏然愣住了。河流路?河在哪裡呢?怎麼經過時都沒看見?
連續幾個問號,仿彿將想像的海洋給倒灌成一條河流,汨汨地流過眼前的歷史大街。德金大哥不苟言笑地說,河就在店的後面,待會你自己去看好了。
就像店前海南街一直往西走到交界的Jalan Benteng Barat,那裡就曾經叫著West Fence Street,翻譯成中文即西籬路的意思。顧名思義,大概可以想像當年緊急狀態時,英殖民政府為阻止郊區華人提供糧食資源給森林中的共產黨,而以“華人新村”為名,作另類集中營的歷史印記,這裡應該就是當年新村以西的圍籬所在了。
是的,昔日的地理和歷史,不經意就藏在一方小小的路牌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一份簡單西餐 味道口感簡樸
德金大哥說,他6歲左右就跟家人從蕉賴被強制遷到這裡,至今剛好65年。當年這一帶的居民超過80%是海南人,當中又有70、80%從蕉賴遷來,這裡算是增江新村的老區了。
他說年輕時曾在吉隆坡金馬律一帶的西餐廳工作,兩三年後發生513事件,便越過南中國海到沙巴亞庇當西餐廚師,直到70年代中期才回來西馬。之後獲得一家荷蘭油田公司聘請,開始長達多年的海上工作,曾到過美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在該國海域的鑽油平台上做廚房工作。
1985年回馬,在童年的海南街設攤賣起簡單的西餐,也算倦鳥歸巢,與妻子開創“腳踏實地”的新生活。
德金大哥所賣的西餐,其實以簡單的早餐為主。當初朋友介紹我的時候,強調的正是其“鐵板煎功夫”。因為在同一鐵板上,德金大哥不只煎蛋、煎火腿、煎香腸、煎麵包,同時也用來煎豬扒和雞扒。用煎的當然有些古趣家常,不像正統西餐用炭火去烤,也不像本地獨創的海南雞扒用炸的,但味道口感卻另有一番直接的簡樸之美。
店裡只賣三款西餐,即早餐(煎蛋、火腿、香腸和麵包)、豬肉扒(煎豬扒、茄汁豆、炸薯條和麵包)和雞扒(煎雞扒、茄汁豆、炸薯條和麵包),醬汁就只有黑胡椒一款,別無選擇。可能是為了將就小孩,所以醬汁也不會太過辛辣。
另一特色就是,德金大哥所用的火腿是整大塊買來,每每切片的時候都會將攤子搖晃得厲害,在寧靜的新村早晨,似乎迴盪著歷史的回音。我想,這裡的西餐應該是許多增江新村小孩對西餐肉扒的初體驗吧!
德金大哥說:我這代“老派人”與“新派人”不同,他們用手機就可以做大生意,“老派人”則必須實實在在苦幹。
我走到店後去看河,當年的River已變成一條水溝,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海南街西餐
創始年: 1985年
地址: 3532, Jalan Tebing Selatan, Jinjang Utara, Kuala Lumpur.
營業時間: 06:45~13:00(星期一至五)、06:45~14:00(週末和公共假期)
GPS: N 03o13.022 E101o3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