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念群:戀童癖者離我們有多遠?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張念群:戀童癖者離我們有多遠?

英國的戀童癖者Richard Huckle回國慶祝聖誕時落網,大快人心。可是他在我國干案接近9年,受害孩童多達200人,卻無人察覺。這讓我思索,到底戀童癖者離我們有多遠?我們的小孩真的安全嗎?



英文網絡媒體《R.age》的記者偽裝成未成年少女,在手機聊天軟件中覓友。結果每次都會收到性愛邀約。他們派遣一名女記者喬裝成15歲的中學生,與一位“網友”碰面,結果這位年近40的大叔約她到酒店開房,並大方承認他曾和中一至中六的女學生發生性關係。武吉安曼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他們接獲的強姦投報,高達80%都是源自網絡交友。

《馬來郵報在線》的另一篇報導也顯示,在網絡通訊群組Telegram中,存在許多兒童色情群組,專門用來分享兒童的色情照片,當中更不乏強姦兒童的影片。

是的各位,我國確實存在著許多專門挑兒童和未成年者下手的色情狂。他們有些和Huckle一樣是戀童癖者,有些則只是因為未成年者心智不成熟,容易被操控。



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有必要瞭解到網絡是個多么恐怖的世界。而這分提防之心,不是直到小孩懂得上網時我們才需要讓他們知道,而是他們還不會上網時,我們就該自我警惕。

減少小孩曝光率

身為媽媽,我不否認自己也會有在網絡上“炫娃”的衝動。不過為了尊重小孩隱私,還是把小孩的曝光率減至最低。

倒也不是有小孩向我抗議了。只不過,未來是他們的,誰知道等到他們能夠自己判斷的時候,他們會不會不喜歡自己被標籤為“國會議員的小孩”?而且,太常讓他們的樣子和作息地點曝光,是否會讓不良分子有機可乘?

對成人,經常在網絡上暴露自己的行程、隱私,是非常危險的事。更何況是自保能力不強的小孩。

身為家長,我們不得不更為謹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