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吉:排队让座
中国各大城镇很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公车线路遍布全市,基本上解决了市民外出的问题。车票采取两段制度,一段路人民币一元,两段路两元,是全民的福利。公车在马路有专用道,汽车不能抢道。许多出了中国国门到海外旅游的朋友,比较中外后,偶尔会对国内改观:“咱中国还是挺好的。”原来公车内还有售票员售票报站名,现在逐渐自动投币机取票。
然而在北京的两截公车(即两辆公车接驳在一起,可以载客双倍)还看到售票大妈,扯嗓门:“往内!往内!”有气无力地报站名,偶尔和乘客聊两句。更多的班车有车内广播,自动报站名,全程每站必停。我原先以为是司机手动操作,后来问了司机才知道,现在的公车都是全程GPS连线,站名是系统根据所到位置自动报导。乘客也可通过APP查询公车的实时位置,中国公车基本准时。
公车是结实的,软件是先进的,人却还是争先恐后。我观察了两年,也得不到解答。原来大家都在等,有早到也有晚到的,公车徐徐驶入,人潮也拥到车头前面。从远处看,仿彿是示威游行,群众阻止了公车。接下来就是人贴人的推,孙悟空还可以变小,钻进铁扇公主的耳朵里。我可就是被后面的人,胸贴著,跨顶着,推进公车。那一刻大家都是无性人,没有男女授受不亲。偶尔还有读过挤公车,把手脱臼了的报导。这个现象我找不到解释。我问过很多朋友,基本没有人喜欢挤,当然有若干的男人会开玩笑说,“免费胸贴啊。”当然更多人是说:“中国就是人太多。”这句似是而非的话,已经成了真理。
难以实践公车美德
人“太多”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整体焦虑。我发现大家喜欢拿中国总人口挂在嘴边,什么事都以13亿人口来背书,那当然形成不争不抢,找不到位子坐的担忧。公车班次其实根据上下班节假日而调整,载客量足以负荷舒适的乘车环境。我观察过,同一个班车在尖峰时期,两班差距15分钟,第一班挤得斯文扫地,司机也苛责:“下一班快来了,别再上了。”但是没用,大家仿彿听不见,还是挤到车门都快关不了。偶尔还会听到惨叫,手指被车门夹到了。过不久,第二班到了,车厢内空旷得可以遛狗。
历经千辛万苦就是为了那座位,那为“老弱病残孕幼”让座,自然是难以实践的公车美德。虽然全国公车不间断在公车报站名以前都加一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德,请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让座,谢谢合作。”这个广播仿彿催眠曲,舒缓出力挤进后的辛劳,大家纷纷进入梦乡。
寄自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