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泰利:當下海水正藍
海藍博士一生中走過的路,無不令人為之動容。
我最近閱讀她的著作《不完美,才美》,海藍博士出生于知識世家,長大后她秉持這個家族優良傳統當牙醫。
然而,就在接近40歲的時候,她發現牙醫並不是她想要的、所追求的。
這下,如何是好?
一個博士的啟示
專家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子。海藍博士心裡的這個小孩子告訴她,心理醫生,才是你一生所憧憬的。
結果呢,海藍博士幾番掙扎,決定順應自己內心所要的,放棄已經打好根基的牙醫事業,從零開始,到美國修讀心理學。
而后,海藍博士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心理醫生,並且在汶川大地震后,義務協助當地居民進行心理輔導和重建的工作。
回憶這段路程,海藍說得非常到位:放下牙醫到美國從頭開始修讀心理學,當時的她並沒有想太多,更沒有想太遠,但她非常堅決要抓住那個當下的感覺。
當下,是她當時唯一的堅持。
我經常跟我同樣年齡的朋友,談起孩子們的學業問題,我跟同齡朋友的孩子,也幾乎是到了徘徊在讀什么科系,走什么路的關鍵關卡。
然而,在這件事情上,做父親的,我們也有本身的困頓,因為我們不但不能代表孩子做決定,還要尊重他們的決定,不過,又怕孩子們做錯決定。
后來我想,就告訴孩子選擇自己當下內心最有興趣的科系,放下一切其他科系的可能選擇,然后就專心去唸。
“現在”是多麼重要
海藍博士當初的決定,也面對,甚至收到許多親密家人的阻力和壓力,當然,她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為她好,但她比誰都清楚,當下她為什么不要當牙醫,以及未來她要做什么。
就這個兩個當下的信念和執著,今天我們看到一個敬業樂業,活得自在,又樂于助人的海藍博士;是的,已變成心理醫生的海藍博士。
所以,海藍博士非常提倡當下的重要性和決斷力,所謂當下,跟我們今天經常掛在嘴邊的珍惜眼前,活在現在的理念,是一致的、是共存的,更是脣齒相依的。
你說,當下、眼前,現在,對我們的一生,是何等重要。
“勵”竿見影:
先用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