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吳菊君、葉倩含、鄧珮珍
(新山、居鑾21日訊)基于外勞在齋戒月前返鄉及氣候造成蔬菜產量減少30%至40%,今年齋戒月菜價不“爛價”,反價格偏高!
據了解,大眾一般所食用的主菜蕹菜、莧菜及菜心,若與今年5月及6月相比,這三個葉菜價格都上漲,包括這三種蔬菜平時是一公斤介于1令吉50仙到2令吉50仙,今年則超過2令吉50仙,1公斤茄子從2令吉30仙上升到現有的4令吉50仙。
新山蔬菜與供應商公會會長楊漢平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在這個開齋佳節,辣椒產量更是減產一半。
賣不完血本無歸
他說,每年的齋戒月外勞返鄉都會使到產量減少,今年情況加上氣候變化因素,所以蔬菜產量減少30%至40%。
他說,以往齋戒月的蔬菜價格是比較爛價,但今年因產量少,價格反偏高了,柔州蔬菜今年沒有出現蔬菜過剩問題,以致批發商大量拋菜的情況。
《中國報》記者也走訪大馬巴剎,受訪的菜販透露,齋戒月期間蔬菜供過于求的情況少有,因業者都會依據當前的市場需求考慮進貨量,因此不會出現蔬菜滯銷,導致太多的菜被丟掉。
菜販透露,本地蔬菜的價格確實受天氣影響造成產量減少,價格稍微上漲。
另外,居鑾巴剎的一些菜販受詢時說,消費者購買力減弱,他們不敢貿然進大量的蔬菜,擔心無法售完,血本無歸。
一名不願具名的菜販說,其顧客有90%是巫裔,齋戒月期間的購買力也沒有增加,大部分人士都不會買太多,他們告知開齋時煮一兩道蔬菜再配其他肉類,只要吃飽就行了。
“馬來菜”貨源充足
巫裔同胞的“馬來菜”需求量雖提高,唯貨源剛好滿足需求。
居鑾縣菜農公會主席蔡永福說,齋戒月期間,“馬來菜”(即友族偏好的蔬菜)如菜豆、黃瓜、辣椒、包菜等的需求量很大,一般比平日增加30%至40%,但是市場上的貨源依然充足。
他透露,價格方面,因為是統制品,不可能漲得太高,因此菜農、菜販等也不可能從中賺取過多的盈利。
他認為,縱使行情不好,消費人減少消費,或是不再像往常般的大量購買,也不會出現貨源不足,可以說是剛剛好足以應付市場。
外勞返鄉缺人手減產
古來縣菜農聯合顧問陳木蕊指出,今年出現反常的缺菜情況,導致價格偏高,蔬菜價格預料在齋戒月后,才恢復穩定。
他說,許多外勞在齋戒月前就返鄉,以致耕作人手不足,造成產量減少,但相信開齋節后,問題會舒緩。
他說,因為農作物的收成都必須等待一個月以上,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恢復產量,相信開齋節后菜價會回穩。
他說,進口菜價格也因令吉貶值,菜價攀升。
生意微跌
★李建明(40歲,蔬菜業者)
齋戒月對我的生意沒有太大影響,但是我的巫族同行告訴我,齋戒月的前半個月,他的蔬菜生意會稍微下跌,而后半個月則上升,因為他們在前半個月會節省花費,待他們發花紅后才會花錢。
至于開齋節期間是否會起價,就要看天氣是否適合蔬菜生長。
依需求進貨
★阿民(39歲,蔬菜業者)
佳節期間,我會根據市場的需求,決定進貨量,因此不會面對供過于求,丟剩菜的問題。
由于天氣不好,相信在接近開齋節期間,巫族愛吃的長豆將會起價,但目前長豆的價錢還算穩定,即每公斤6令吉。
價格算穩定
★李國原(60歲,迷你市場業者)
我發現巫族在齋戒月期間,大多會到外打包或在外用餐,但我的顧客多數是華族,因此完全不受影響。
這段期間菜的價格還算穩定,唯本地菜因氣候因素,較少有貨,導致價格上漲。
賣不出浪費
★諾麗莎(53歲,蔬菜業者)
我的顧客大多是巫族,在開齋節期間來買菜的顧客少了,但這樣的情況不會太嚴重,因為不是所有巫族在這期間都選擇到外用餐,有些顧客還是會在家煮,因此對我的生意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在開齋節期間我會盡量不拿太多的蔬菜來買,因為蔬菜只能收2天,若賣不出就得丟,非常浪費。
購買力沒提升
★馬末(巴剎菜檔助手,56歲)
雖然開齋節將至,但消費人購買力並沒提升,不會多買蔬菜,所以老板也不敢大量進貨。
蔬菜並不耐放,像菜心這類葉菜,一兩天賣不完就要丟掉,而包菜,同樣是每天都要清理,有破損的、變黃的,就要摘掉,每天丟棄的量要整公斤。
我認為消費人有吃多少買多少的觀念是正確的,不然煮得太多吃不完就要丟掉,很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