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形成低壓潮 大馬轉入潮濕氣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南中國海形成低壓潮 大馬轉入潮濕氣候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21日訊)由于南中國海低壓潮形成,同時迎來西南季候風,我國已從早前乾旱天氣轉入潮濕氣候。



氣象局發言人指出,國內各地在過去3至4天頻頻下雨,當局預測接下幾天,國內降雨量會稍減,緩和潮濕度情況。

“不過,檳城、吉打和玻璃市應會持續多雨。”

他說,雨天關係,國內晚間的溫度也會下降和涼快。正如最近連日下雨的晚上,感覺特別冷。



據當局記錄,雨天時,夜晚溫度約攝氏24度,平時沒下雨時,夜晚溫度多數是攝氏27度至28度。

10月至11月雨量最多

詢及潮濕天氣,是否與拉尼娜現象有關,當局不認為,而是馬登-朱利安振盪(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MJO)現象的促成,MJO是一種在赤道附近出現的乾濕週期,通常最先出現在西印度洋,並向東傳至赤道太平洋及大西洋,會對一些地區帶來降雨形態變化,一是乾燥,或是潮濕。

“比如雨量較多及水氣較高,即潮濕天氣。我國接下來數個月將受到MJO現象影響,而變得潮濕。”

當局預測,雪州在6月至7月的雨水量如常,8月至9月逐漸增加,10月至11月的雨量將達至高峰期。

另一方面,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拿督斯里馬迪奧斯當敖發文告說,雖然目前是西南季候風,原本天氣應是乾燥的,因為南中國海形成低壓潮,低壓潮會促成雲,導致地區持續或長時間下雨。

他也說,MJO氣象期間,雨量會增加,但每週情況可能不同,這種氣象在熱帶地區將維持20天至60天。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