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莉:齋戒月外食

友人從外地來大年,我盡了一日地主之誼,也帶他們到這裡的齋戒月市集走走看看。

齋戒月市集人潮很多,數百個小販攤格,各自發揮創意引客,我們也買了一堆食物,當做晚餐。

走完了齋戒月市集,就來到另一個售賣椰漿飯盛名的馬來攤檔,當時是下午6時許,看到其中一桌有貌似政府部門官員的數名印裔男子,正在用餐喝茶。

本來還在猶豫是否要坐下來用餐的一行人,在討論后,決定快刀斬亂麻,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晚餐,再把桌子讓給準備開齋的穆斯林。

于是,我們就坐在熱鬧的街道旁小法攤檔用餐,儘管有許多穆斯林經過,或購買食物,但我們并沒有感到絲毫的不自在,才覺得之前的猶豫,是多心了一些。

齋戒月該不該公開吃東西,每個人心裡的那把尺都不一樣,就如去年,區內就有國小爆發“喝尿論”,引起軒然大波。

宗教之間,是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但不該只是單方面要求他人尊重。

對于穆斯林朋友或同行,雖然我無需齋戒,但我口渴的時候,會找一個比較隱秘的角落,或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速戰速決。

我這樣做,是出于我個人對穆斯林的尊重,但不代表我能夠接受透過立法方式,去限制所有非穆斯林都得按照這個“標準”去喝水或用餐。

多元的社會,難免會有小摩擦,任何宗教,也難免有喜歡橋枉過正的信徒。

種族和宗教的摩擦,更多時候是始于彼此對宗教和文化禁忌的不理解,多一些交流,少一點冒犯,社會就會更和諧融合。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