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秤反嗆不準貼面書” 旅遊團向地方領袖討公道遭威脅
(威南23日訊)淡汶鄉親旅遊團遊吉膽島,獲當地地方領袖介紹買乾貨,回家後卻發現被“吃秤頭”,每包重量足足少8%至10%,要求地方領袖和業者交代反被威脅“不準上面書”,更被嗆“報館要登,得問過我同意才行”!
投訴者現場展示10多包未開封的乾貨,如蝦米、鰻魚肉乾及江魚仔,分別有0.5及1公斤重。
據了解,所購乾貨總共15至18公斤,當中每半公斤庄的少了40至50克,1公斤庄的差70至90克,差額驚人。
警惕免受騙
也是地方領袖的該鄉親旅遊團代表莊慶鴻,保留乾貨原封不動,並向貿消部投訴或帶上消費人仲裁庭等。
莊慶鴻昨日與團員召開記者會,揭發“吃秤頭”事件。
他說,一行30人的吉膽島2天1夜旅遊團,上週六(18日)凌晨啟程,在島上過夜及隔天返回。
他說,在地方領袖介紹下,半團人興致勃勃大買特買,對方還親自秤重,袋子也封口。
“我在家為乾貨秤重,發現不夠秤,便嘗試讓其他團員秤重,一秤之下,全團竟沒一人的干貨夠秤。”
莊慶鴻要求導遊阿利協助與該地方領袖交涉,對方起初認錯及願意賠償150令吉,但附帶條件“不準上面書”,要團員保證面子書絕不出現相關事件。
“我本身能保證,但如何能代表其他人?我坦言做不到,對方卻回應指要尋求律師的意見。
“身為地方領袖,做事要有誠信,基於對方的身分而相信他,對方出事後卻意圖推卸責任,令人失望。”
他把交涉截止時間定在昨日午夜零時,確認該事件沒獲妥善解決,為了捍衛消費人權益而決定公開此事,藉此警惕其他遊客,以免受騙被吃秤。
要求親戚報警處理
業者:保留法津追究權
被指賣干貨卻“吃秤頭”的業者指出,他只是經營酒店生意,該檔口是屬其親戚,他已要求有關親戚,報警處理。
他也考慮針對蓄意破壞其名譽者,保留法津追究權力。
他透過手機短訊回應指出,為何當事人在貨物出門前,不事先檢查及投訴?“若是員工理虧,我們肯定會立刻解決。”
他強調,貨物出門後,投訴者需有證據證明是誰理虧,若沒查證,或經中間人挑撥散播謠言,導致其名譽受損,在法律上可構成誹謗。
“證據須證明是我們出售的產品,若涉及員工疏忽,在達成協議,我們同意賠償,1包蝦米1公斤折扣後賣50令吉;若有足夠證據證明每包少50克,應當賠償是2令吉50仙,100克是5令吉或雙倍賠償。”
他希望當事人主動聯絡,讓大家澄清此事,大事化小。
“經過慎重考慮,為公平起見,我們要求提供所有涉及相關者的戶頭號碼,我們會依據賠償。”
他說,若他匯款至其中一名代表人,代表人須先向他提供涉及者名單、身分證號碼及聯絡號碼,方便他們聯絡證明涉及者全獲相關賠償,而非只有一人。”
女團員:被追究時扮可憐
有關地方領袖被追究時被指扮可憐,頻指檔口屬於殘疾弟弟,他只是好心幫忙卻出事,還指弟弟哭到很慘,最後更指遭團員威脅勒索!
一名女團員透露,曾與對方通話數次,對方一直岔開話題,頻指弟弟很慘,就是希望團員擔保不上面子書,才願意賠150令吉。
“我不能作出這樣承諾,交涉不果後,獲導遊告知,對方指我威脅他。”
她說,對方還嗆本身有律師。
莊慶鴻坦言,當初向業者討公道,並非貪那“被吃秤”的百多令吉,畢竟他們平日在政壇、社團、教育領域活躍,捐出的善款也不止這些數目。
“我們想息事寧人,但對方卻反指我們威脅勒索。”
地方領袖聲明
沒聽過吃秤頭事件
(檳城23日訊)遊客購買乾貨被指遭“吃秤頭”事件;有關地方領袖週四下午發聲明指出,從來沒聽聞有任何吉膽島商家吃秤頭的事件發生,今次是第一次聽到。
他說,眾所周知,任何干海鮮的東西會在保存不當時候失水失重,是非常平常的事,有關方面撥電要求補償損失,是無可厚非。只是有關者的處理方法,讓人感覺有點欺壓和勒索商家的嫌疑。
“吉膽島上的商家全是以本地村民為主,大家都是非常淳樸的漁村人民。”
“聽聞有關投訴者向貿消部投報,我認為是最明智的做法,我們歡迎也鼓勵他們採取法律行動處理任何不滿的商業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