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人宗族发展(第一篇) 承载着原乡“南海”印象 先祖漂洋开拓异域
报导:许雅玲
图:陈金荣、本报资料中心
西元1786年,英国人开辟槟榔屿,华人大量移居开垦土地。开埠人莱特报告显示,华人人口已有3000名,加上马来人和印度人,人口高达万人。
西元1826年,英国把槟榔屿、新加坡和马六甲组成海峡殖民地,并且,通过马六甲海峡,第一次和中国开战(1840年鸦片战争)。
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的出现,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民不聊生,更多人出走中国。
不过,华人先民南来马来亚的高峰期,应是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即庚申之变前后到中国抗战时期。
来自槟城而执教于中国大学的王琛发博士强调,“为了避免造成族群混淆,我建议,应从华人本土开拓史的角度,来讨论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自明清两朝,到南洋各地开荒的先民,以闽南广东两省为主,他们在到达新土地前后,脑子不是空的,心中承载着原乡‘南海’印象,以及充满对祖辈思想文化习俗的记忆,他们有组织地、有意识地,带着原乡记忆,开拓异域,开枝散叶。”
王琛发并说,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南来马来亚的华人先民,都有学问有钱。当其时建造的宗祠、庙宇、会社,里头们的对联,都是引用四书五经。15世纪时已存在的马六甲青云亭,庙宇的碑文,还有墓碑上的铁笔银钩,都有整套学问在里头!
清朝败落后才成流民
中国历史学者冯尔康曾指出,清朝后期海禁开放,移徙海外的平民,经过一段时间在新居地繁衍生息后,所形成的宗族,主要属于平民宗族。
“只有在清朝败落后,为了躲避战乱饥荒而来的华人,包括你和我的祖先,才是贫穷的流民。即便是后期来到的流民,都是要加入原来的社会,即使没有读过书,原来社会都会灌输他文化伦理思想。”王琛发说。
独立之前的马来亚,没有所谓的移民观念,华人到哪里开疆拓土,都认为是安土重迁。
对此,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高级讲师廖文辉博士指出,大马华人先祖,主要来自华南的闽粤二省,另有少数广西和三江移民。这几个地区,又以特重家族组织的福建人最多。福建,又可具体区分为福州、兴化、闽南、闽北、客家和龙岩六大民系。
“大马的宗族发展,不似中国南方体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形式上,在这里,即便聚族而居,也只是割据一隅,同姓共处。故此,马来西亚的宗族,更多在宗祠、宗亲会和家族会上体现出来。”他说:“并且,自19世纪后期,‘猪仔制度’废除后,华民的移入,都属于亲属关系的宗亲网络移民,亲带亲,邻带邻。”他说。
村落靠5元素形成
廖文辉认为,学者颜清湟的《新马华人社会史》无疑较早,也最为全面和完整,它主要侧重于华社的上层结构组织,至于组成华人社会基层结构的村落则没有触及。
“在大马,不少村落的形成,基本离不开籍贯、宗族、家族、家庭和姓氏等五个元素。构成家庭最基本的元素是姓氏和籍贯。”
家族则由众多的个体家庭组成,两个或以上的家族则形成宗族,家族或宗族聚族而居,或多姓杂居则形成聚落。
五个元素,不仅形成聚落,也是血缘组织组成的根本元素,类似的组织,一般也统称为宗亲社团。由于这些血缘团体,部分又具有地缘的色彩,故而也形成具有跨缘特色的华人社团。
宗族壮大变联谊社团
说起来,大马华民移入,主要集中在近一两百年,虽然在同一个时段是属集体移动,但却不属宗族迁移,是零散的迁徙,形成不同籍贯,不同姓氏散居各地的特色。
零散的迁徙,因为人手上的需要,必须招揽同族同宗,同一姓氏族群因而得以聚集扩充,加上后代的繁衍,人口不断增加,共居一区,从家族逐渐形成宗族。
廖文辉指出,“这里的环境有别于原乡,因此,宗族发展模式,虽有宗族规模,但在地的过程中,对不少敬宗收族的元素,不得不选择性摒弃或调整。”
这种情况下,宗族的姓氏间,基本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一些较为弱小的血缘姓氏,基于团结互助的需要而结合,以抗衡较大的组织。
到后期,宗族吸收同姓男女个人会员,改变宗族以族人家庭为当然成员的构成原则,并且取代原有宗祠的功能,转为实行会员大会及理事会管理制度,以联谊为宗旨,着力于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开发,彻底颠覆传统血缘团体的印象。
至此,大马血缘宗族,逐渐形成“社团化”。
婆罗洲宗族与西马相似
婆罗洲华人的宗族发展,又是何种图景?
廖文辉表示,“文史工作者田英成,在其著作《成邦江的开埠与发展》一文中,为大家提供了一幅以潮州人为主的聚落发展情况。”
最早一批到成邦江(Simanggang,现称斯里阿曼)寻求发展的是郑姓人士,在此营商成功并担任当地甲必丹,并在事业有成后不断引进家乡族人前来垦殖经商,成为当地领导大族。
谋生不成问题以后,随后就是群居活动和安身立命的需要:团结族人、为族人利益奋斗:接着成立顺兴公司的社团组织,专司负责管理庙宇的香油和义山的墓葬事宜。为了让适龄儿童就学,代倡议创办培侨学校,并成立树胶公会,征收树胶及日罗冬(树枳)出口捐作建校基金,并在1936年落实建校。至此,一个聚落的主要元素基本全数具足。
“不过在马来亚或婆罗洲,聚落开发都经过类似发展过程,庙宇和义山出现较早,接着才有社团,学校最后才出现。”
各地义山所保存往生者的记录资料和地缘会馆的会员名单,无疑是了解地方籍贯和姓氏分布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