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人宗族发展(第二篇)具备信仰礼俗、教育司法和经济 邱公司承继传统宗族制
报导:许雅玲
逾两百年来,华人先祖带着南海印象,以及充满对祖辈思想文化习俗的记忆下南洋,在条件有限的异地,他们究竟是如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高级讲师廖文辉博士表示,马来西亚华社,华民移入主要集中在近一两百年,除了少数土生华人,一般都在三四代之间,即便是移入较早者,大约也只有六七代,超过十代以上者并不多。加上,马新移民的零散性,对于华人宗族、籍贯和姓氏等的研究,还有许多可以努力的空间。
先祖为什么南来?如何过来?为何选在此落脚?当年从事何种行业?来了之后,如何发展……
对于您的宗族、籍贯和姓氏等的研究,您努力了吗?
目前,即将把对于大马闽南宗族研究,结集成书的廖文辉博士表示,在大马,目前较完整保留中国原乡敬宗收族的宗族运作模式的,当数较早迁入马来亚,以宗祠为中心的槟城五大姓氏:邱、杨、陈、林、谢。
槟城的邱公司,源自福建漳州海澄三都新安保新江社(现为厦门杏林区杏林镇新埯村),从16世纪起即往海外移民,并以迁入槟榔屿的人数最多。他们,包涵各房各派,所成立的宗族组织,先统合在新江宗派堂号之下。在原乡,祖堂号为「诒谷」,到了异地槟榔屿,则依大宗称“龙山堂”,以示不忘本。
“至今,新江邱氏已繁衍至27代。除了具足了华南宗族组成和维系的三大必要条件:族谱、族产及宗祠,邱公司仍承继中国的宗族制度,具备信仰礼俗、教育司法和经济等多项功能。”他说。
今天,邱公司由28人组成的信理会管理宗族,除了年度祭祖,并拥有一座邱氏家冢和骨灰亭,也曾经自办学堂教育子弟,同时提供奖学金鼓励深造,学成者还可获悬挂功名匾额在祠堂内,并拥有自身的房产土地,以用来祭祖和维修宗祠和救济贫困族人。
新江邱氏繁衍27代
华人先祖,依姓氏群聚,以血缘为结社依归的显著例子,除了槟城五大姓氏,还包括姓氏桥。
槟城学者王琛发博士说:“1988年我从事‘槟城姓氏桥调查’时,桥上丙州社宗族聚落居民集体记忆,就如同桥上土生土长的桥主陈美荣所记忆,族人从来都不是大规模居住在渡头边!”
当时一位88岁的许姓老婆婆说,她17岁嫁到桥上,就只是看到五六间木屋,以后到1988年,“桥”边的屋子也只是11间。
“桥”其实是一座渡头
实际上,“姓陈桥”正如槟城其他闽南桥民聚落,俗称为“桥”,但其实是一座渡头,甚至,更早之前,连渡头都不是--大家是在岸边插了木桩,各自栓绑自己的载客舢板。
“回溯到1918年之前,丙洲社单身族人陆续南来,最早纯粹都是男性,集体居住在打石街“南洋咖啡店”隔壁两间双层排屋单位,把两屋打通成为‘公司屋’,将‘公司屋’楼下作为膳宿之处,楼上则延用丙洲社原来的陈氏宗祠的庙号,称为‘昭应殿’,供奉著从故乡带来的开漳圣王与王爷香火。”他说。
住在公司屋的族人,年年月月,都可能会迎接乘着航船顺着东北季候风南下的故乡亲人,带他们走动几天,熟悉环境,然后就安置到族人共建的渡头讨生活。
来到槟城,从闽南渔民生活转化为英殖民海港前线的码头工人,虽然面对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大家对于海洋还是驾轻就熟。勤奋者,从帮工做到拥有自己的舢板、舯舡,负责载客和驳运。
姓陈桥桥民包办搬运
他说:“以后,舢板多了,加上外来小货船也停泊邻近水域,大家如果沿着岸边向横发展,就可能逼近其他闽南载客宗族集团,易起冲突,就只能在水上建立向着海中伸延的木板渡头,形成今天的风貌。”
在各桥互相协议下,印尼船在槟威海峡下货的搬运上岸,一直到1980年代,都由姓陈桥桥民包办。他处来的船如果想要泊在渡头,得到桥民组织上允许,也必须缴费,以支持木造渡头常年维修费用。
直到1917年前后,当地丙洲社族人,才开始有人组织家庭,不方便再住公司屋,便在渡头一旁建立起木屋,采取长木柱钉住海底泥地的形态,安置家庭。初初虽然只有5间屋子,但从此以后,“姓陈桥”也正如其名,成为一处丙洲社族亲聚族而居的渡头聚落,只限丙洲社的族人居住,只限丙洲社族人泊靠渡头谋生,住在“桥”上的邻居们,既是同乡,亦是族亲,还是同业。
杜氏漂洋南洋落脚麻坡
把场景拉到南马柔佛麻坡巴口(Bakri)新村。
华小退休校长杜亚瑜亲口告诉廖文辉:“我们杜氏的发源地是在陕西的西安,经过几次的动乱,我们的祖先就往南移到福建,最初我们在马甲,后来才移居凤栖坑。此地三面都是荒山,一面朝向泉州,但离海很远,由于凤栖坑地少人多,谋生不易,加上匪乱,我们的祖先就移向南洋,除了马来亚之外,也有到泰国、菲律宾、印尼和缅甸等国。他们当时坐的是火轮船来的,先来到新加坡,然后乘船到麻坡。”
南来的祖先都是农民,看到麻坡这里有许多可耕地,所以渐渐地进入内陆来种菜、养家畜,后来还割胶。当时麻坡还只是个小渔村, 从巴口到麻坡只有一条通道,那时是用树胶木铺成的。杜亚瑜的父亲到这里的时候,大概是1920年代。从这边到麻坡坡底,当时有许多人拉人力车,脚程快的,大概45分钟就能到坡底。
廖文辉补充,“巴口新村是计划设定的新村,成立于1951年,源自晋江凤栖坑的杜氏族人在20世纪伊始,通过宗亲邻里的移民网络,陆续移入并散居于巴口附近,开垦荒地,以种植或割胶为生。巴口一带因而成为杜氏族人聚集地,形成多个以杜氏为主的聚落点,如恒顺园园丘,住了多户杜姓人家,而外支芭十几户人家中,只有黄姓和苏姓各一户,其余皆为杜姓。”
拥有公冢.自组公会
杜姓人占巴口新村40%
新村近五百多户人家中,杜姓就占了约40%。杜氏在此守望相助,他们最早在1916年从中国引来杜仙公的金身,并由杜氏人士轮流恭请回家膜拜,1925年才正式建庙。接着是1935年从中国接引极受家乡崇拜的贞义祖姑的香火,并于1954年迁入新村,重建贞义堂,成为他们心灵寄托和开会共商族中事情的所在。后来在1936年和1956年,又分别建立主祀杜仙公的回龙馆和飞来洞。
他们也拥有自身的葬身之地,即1936年开始使用的“杜氏凤栖坑冢山”。只要是杜姓人士提出申请,不论籍贯,所有墓地皆免费提供殡葬。久而久之,墓园不敷使用,杜氏公会乃号召族中经济能力较强者,募捐集资,终于在1986年购下一片土地作为义山之用,但族人若要长眠于此,就得购买墓地,但其费用相较于其他墓地,还是相对廉宜。巴口以闽南人为主,虽有福建义山,但杜氏却拥有自身的公冢,可以想见杜氏在巴口的力量。
“他们虽然没有宗祠,但在1977年成立了功能与宗祠相似的‘麻坡杜氏公会’,并于1987年易名为马来西亚杜氏公会,成为全国性的组织。公会之下,还成立各小组照顾族人福利。”廖文辉说:“迄今,杜氏还没有自身族谱,但族谱的修撰实为不易,不在于庞大的经费,而是没有修谱的经验和人才,只能与中国原乡已有的族谱对接。这种以类似宗祠性质的公会为主导,管理宗族的义山,同时其周边有家乡神祇的崇拜,对大马华社而言,类似情况其实已经属于相当完整地操作传统宗族的模式。”
成立公会没限籍贯
杜亚瑜口述,“矿家杜渊,是我们宗族的号召人,找我帮忙组织公会。公会成立之时,我们没有限制籍贯,只要杜姓皆可加入,会员基本上仍是有血缘关系。虽然,杜氏公会有一些潮州和客家的杜姓加入,但比例很低,约几个百分比而已。在太平,我们有一个分会--北马杜氏公会,由一个名叫杜菜馆的发展商发起。”
供奉家乡神逐步建庙
杜亚瑜追溯:“早期,我们宗亲就把家乡神和香灰带过来,放在他们的家里供奉。后来大家生活比较好了,就开始建庙,村内第一间庙是回龙馆,是新村移民之后兴建的。在峇吉里路四英里处,还有一间飞来洞(现为镇南洞)。是那个年代最先建筑的。后来继续建立了飞来洞(在巴口)、贞义堂及仙公山。我们也允许其他姓氏的华人来膜拜,庙的理事主要是姓杜的,除了回龙馆外。
实际上 ,在古代中国,宗祠强调儒家观念,严禁族人在祠堂从事祭祖祭天以外的其它神灵崇拜,更不许为儒家圣贤以外的人和神修建祠宇和参加礼拜。
族人祭拜不对外开放
然而,异地发展中,一些较小的宗亲聚落,为了香火能继续旺盛,选择对外开放,让外人参与管理和膜拜。1917年槟城乔治市的姓陈桥昭应殿,原本只限于丙洲社族人参与,后来因为聚落规模太小,在1980年代开放让外人加入参与管理庙务的理事会。至于五大姓氏中的陈氏,因为财雄势大,人丁旺盛,仍然维持封闭,只允许陈姓族人祭拜,不对外开放。
这之外,又出现另一变化:宗祠内,除了祭祀祖先,同时供奉其他神祇,包括:杨氏霞阳堂应元宫,奉祀使头公;林氏九龙堂慈惠庙,拜祭林默娘;陈氏颖川堂威惠庙,供奉开漳圣王;谢氏植德堂奉祀二位福侯公等。
廖文辉强调,“当然大马的宗祠,大部分为闽南人所有,祠里供奉其他神祇这种现象,或许又与闽南人崇盛民间信仰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