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90新世界前浪碰上后浪
報導:方俊心
攝影:李文源
“真是不知道那些90后的腦袋在想什麼。”這不是一句陌生的抱怨。聽見這樣的開場白,接下來你的雙耳準備要迎接的,肯定不是什麼值得鼓掌的事情。
當然“90后”只是個籠統的分類,有些人會在85年劃一條分水嶺,85年前“還可以接受”,86年開始,就被歸類為“難以理解”的範圍。
還有另一種說法,以“世代”作為人的劃分,從根本性而言,一點也不准確。持有如此立場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似乎沒有世代的共通性可言。
事實上,無論怎樣,不管我們樂意與否,年輕世代還是會像波濤一樣,一波一波地被送到職場來。他們在工作場合所展現的一切,很大程度跟我們每個人的未來緊緊相繫。
對企業來說,執著于彼此的分歧點並沒有什麼好處。是否能從中找到訣竅,讓彼此合作愉快,把企業推向高峰,才至為關鍵。
累積實力獨當一面
當沈明信的話從電話另一端傳過來,我想像他是否在搖搖頭,或者蹙了蹙眉。沈明信是佛光文化普門雜誌總編輯,曾跟很多年輕朋友共事,其中當然也包括了80后和90后。
“不知道怎麼待人處事”,是他對“85年后”列出的第一項特質。當中有不懂得寫求職信的,不懂得請假的,不懂得交代工作的,他用了一句較直接的形容詞,“common sense弱”。
比如求職時,直接電郵問“你們這裡有什麼工作嗎?”“有的話請你立刻回覆我”;又或者是有急事要請假,卻不通知主管,反而是傳短訊給同事,請同事幫忙交代。託付工作,下班時未完成,卻也沒交代就回家了。
另一項特質,依沈明信的看法,是專業素養不足。這點是特別針對文科生而言,他們可能在大學相關科系畢業,但運用文字卻有基本的語法、詞彙錯誤,閱讀量不足,書寫能力也不夠,而且並沒有在這方面自我提升。
“沒辦法跟他們談三、五年以后的事情”,因為他們很多都會抱著再進修,或者去打工旅游的計劃。“他們不想在一個地方呆很久,那專業怎麼提升呢?”
在他看來,專業是要長期培育的,文字工作尤其如此,需要相當長時間沉潛在裡面,才會累積到獨當一面的實力。
世代之分只是幻象
29歲的張賜林以人才發展公司創辦人的身分受訪,卻沒有打扮得西裝筆挺。他用像是跟眾人演講的口氣,給在場記者自我介紹了一番,接著直截了當:所謂X世代、Y世代、Z世代(注1),是幻象。
“我們可以定義一個世代,但每個人是獨特的。把人概括起來是危險的。”
乍看之下,這說法跟他公司的業務似乎有點矛盾。2012年,他創辦了人才發展公司,提供面向企業或千禧世代(Millenials)(注2)的服務。對企業,告訴他們如何留住年輕員工的心;對千禧世代,則盡量激發他們的潛能,使雇主滿意。微軟、索尼、英特爾等都曾跟他的公司合作,在他所進行的工作坊裡,美國總統奧巴馬還曾是座上賓。
“但對公司來說,了解每個世代還是重要,最主要是因為人分了世代,會顯得更容易影響。”
他舉出了某手機和汽車廠牌的商業廣告作例子。這些廣告會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一個種子,“X牌讓你顯老,那是你老爸年代的東西了。買我才對”。
頭頭是道之間,張賜林所展露的,是新世代的活力,以及敢言、勇于表現的一面。
注1:未經嚴格學術定義,X世代泛指1966至1980年間出生者,Y世代泛指1981至2000年間出生者,Z世代泛指2000年后出生者。
注2:泛指1980年至2000年出生者。
懂得尊重勝過一切
張賜林出發的角度是不同的。他認為,千禧世代最大的特點,就是希望自己的意見被接受、被感謝,在獲得上司授權的同時,也獲得相應的支持、引導與幫助,如此一來,他們的潛能就可以發揮到極致。
他們熱烈擁抱的偶像,已不同于過往,至少不再是西裝筆挺,凡事按固定議程行事的政治人物邱吉爾,而是可以穿圓領T恤牛仔褲上班,卻同時月入百萬的科技人才扎克伯格。
簡單來說,世代之間認同的價值,可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唯有透過管理和培訓,求同存異,讓企業的目標與千禧世代趨同。
張賜林分享了他的公司Thriving Talents的智慧產權,“RACE”培訓模式,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尊重(Respect)、欣賞(Appreciation)、溝通(Communication)和體驗(Experience),面向的不只是新鮮人,也包括資深員工。
“和諧的工作場合,需要互相尊重,當年輕人提出意見,不要歧視他們,覺得他們還嫩,不夠好,而是要表示出對他們的尊重。”同樣的,千禧世代也要懂得尊重資深一輩,學會上達意見的正確方式。
另外,當年輕人提出意見時,管理層不妨對他們的付出表達謝意,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分享了你的想法,謝謝你。”
他也認為“溝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環節,“有時千禧世代看起來不夠勤勞,並不是因為懶惰或不專注于工作,而可能是對你的言語不夠理解。”
最后則是憑著提供豐富的“體驗”,留住千禧世代的心。他舉了自己的公司作為例子,每週五,他們都會辦個“批評大會”,所有員工都出席,一起討論現有的作業模式是否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也讓我們得到了很多看法。”
當下教育影響未來人才
沈明信所服務的公司,有為員工提供一年一次的在職培訓,但那主要是針對市場部同仁,對文字工作者而言,其實沒那麼直接的幫助。
他覺得較有效的培訓方式,還是跟他們單獨坐下來談,逐步引導,不管是在職進修或專業素養皆然。另外,公司也提供經費,補貼員工在職進修的費用。
掛上電話前,他道出了十分引人深思的一段話:今天我們談到“華教”,還是看重投注了多少資本,有沒有捐錢,還有領導層誰爭贏了,誰又爭輸了。可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的教育成果怎麼樣?華文水平逐步下滑,有些人受了華文教育后,卻連話都沒辦法說好。
這樣的結構性問題,是否只發生在華文領域,還是其他領域也如此?如果所言為真,那是不是企業多進行幾場培訓,就能挽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