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90新世界前浪碰上后浪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学习现场‧90新世界前浪碰上后浪

我们一方面很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却很忽视华文教育的成果。
我们一方面很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却很忽视华文教育的成果。

报导:方俊心
摄影:李文源



不管我们乐意与否,90后已一步一趋职场,成为或即将成为我们的同事。是“一蟹不如一蟹”,还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如实反映的是我们近二十年的教育成果。

“真是不知道那些90后的脑袋在想什么。”这不是一句陌生的抱怨。听见这样的开场白,接下来你的双耳准备要迎接的,肯定不是什么值得鼓掌的事情。

当然“90后”只是个笼统的分类,有些人会在85年划一条分水岭,85年前“还可以接受”,86年开始,就被归类为“难以理解”的范围。

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世代”作为人的划分,从根本性而言,一点也不准确。持有如此立场的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似乎没有世代的共通性可言。



事实上,无论怎样,不管我们乐意与否,年轻世代还是会像波涛一样,一波一波地被送到职场来。他们在工作场合所展现的一切,很大程度跟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紧紧相系。

对企业来说,执著于彼此的分歧点并没有什么好处。是否能从中找到诀窍,让彼此合作愉快,把企业推向高峰,才至为关键。

累积实力独当一面

当沈明信的话从电话另一端传过来,我想像他是否在摇摇头,或者蹙了蹙眉。沈明信是佛光文化普门杂志总编辑,曾跟很多年轻朋友共事,其中当然也包括了80后和90后。

“不知道怎么待人处事”,是他对“85年后”列出的第一项特质。当中有不懂得写求职信的,不懂得请假的,不懂得交代工作的,他用了一句较直接的形容词,“common sense弱”。

比如求职时,直接电邮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工作吗?”“有的话请你立刻回复我”;又或者是有急事要请假,却不通知主管,反而是传短讯给同事,请同事帮忙交代。托付工作,下班时未完成,却也没交代就回家了。

另一项特质,依沈明信的看法,是专业素养不足。这点是特别针对文科生而言,他们可能在大学相关科系毕业,但运用文字却有基本的语法、词汇错误,阅读量不足,书写能力也不够,而且并没有在这方面自我提升。

“没办法跟他们谈三、五年以后的事情”,因为他们很多都会抱着再进修,或者去打工旅游的计划。“他们不想在一个地方呆很久,那专业怎么提升呢?”

在他看来,专业是要长期培育的,文字工作尤其如此,需要相当长时间沉潜在里面,才会累积到独当一面的实力。

世代之分只是幻象

29岁的张赐林以人才发展公司创办人的身分受访,却没有打扮得西装笔挺。他用像是跟众人演讲的口气,给在场记者自我介绍了一番,接着直截了当:所谓X世代、Y世代、Z世代(注1),是幻象。

“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世代,但每个人是独特的。把人概括起来是危险的。”

乍看之下,这说法跟他公司的业务似乎有点矛盾。2012年,他创办了人才发展公司,提供面向企业或千禧世代(Millenials)(注2)的服务。对企业,告诉他们如何留住年轻员工的心;对千禧世代,则尽量激发他们的潜能,使雇主满意。微软、索尼、英特尔等都曾跟他的公司合作,在他所进行的工作坊里,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曾是座上宾。

“但对公司来说,了解每个世代还是重要,最主要是因为人分了世代,会显得更容易影响。”

他举出了某手机和汽车厂牌的商业广告作例子。这些广告会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一个种子,“X牌让你显老,那是你老爸年代的东西了。买我才对”。

头头是道之间,张赐林所展露的,是新世代的活力,以及敢言、勇于表现的一面。

注1:未经严格学术定义,X世代泛指1966至1980年间出生者,Y世代泛指1981至2000年间出生者,Z世代泛指2000年后出生者。

注2:泛指1980年至2000年出生者。

英迪校友张赐林:千禧世代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和平时期,并且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他们的特质,自然跟之前曾经历战乱、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的人不同。
英迪校友张赐林:千禧世代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和平时期,并且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他们的特质,自然跟之前曾经历战乱、经济萧条、物质匮乏的人不同。

懂得尊重胜过一切

张赐林出发的角度是不同的。他认为,千禧世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希望自己的意见被接受、被感谢,在获得上司授权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支持、引导与帮助,如此一来,他们的潜能就可以发挥到极致。

他们热烈拥抱的偶像,已不同于过往,至少不再是西装笔挺,凡事按固定议程行事的政治人物邱吉尔,而是可以穿圆领T恤牛仔裤上班,却同时月入百万的科技人才扎克伯格。

简单来说,世代之间认同的价值,可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唯有透过管理和培训,求同存异,让企业的目标与千禧世代趋同。

张赐林分享了他的公司Thriving Talents的智慧产权,“RACE”培训模式,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尊重(Respect)、欣赏(Appreciation)、沟通(Communication)和体验(Experience),面向的不只是新鲜人,也包括资深员工。

“和谐的工作场合,需要互相尊重,当年轻人提出意见,不要歧视他们,觉得他们还嫩,不够好,而是要表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同样的,千禧世代也要懂得尊重资深一辈,学会上达意见的正确方式。

另外,当年轻人提出意见时,管理层不妨对他们的付出表达谢意,对他们说,“我知道你分享了你的想法,谢谢你。”

他也认为“沟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时千禧世代看起来不够勤劳,并不是因为懒惰或不专注于工作,而可能是对你的言语不够理解。”

最后则是凭著提供丰富的“体验”,留住千禧世代的心。他举了自己的公司作为例子,每周五,他们都会办个“批评大会”,所有员工都出席,一起讨论现有的作业模式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看法。”

当下教育影响未来人才

沈明信所服务的公司,有为员工提供一年一次的在职培训,但那主要是针对市场部同仁,对文字工作者而言,其实没那么直接的帮助。

他觉得较有效的培训方式,还是跟他们单独坐下来谈,逐步引导,不管是在职进修或专业素养皆然。另外,公司也提供经费,补贴员工在职进修的费用。

挂上电话前,他道出了十分引人深思的一段话:今天我们谈到“华教”,还是看重投注了多少资本,有没有捐钱,还有领导层谁争赢了,谁又争输了。可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教育成果怎么样?华文水平逐步下滑,有些人受了华文教育后,却连话都没办法说好。

这样的结构性问题,是否只发生在华文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也如此?如果所言为真,那是不是企业多进行几场培训,就能挽救的呢?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