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宗族發展(第三篇) 揚美鄭氏宗族攀山坐船外闖 世系彙誌記載祖籍南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大馬華人宗族發展(第三篇) 揚美鄭氏宗族攀山坐船外闖 世系彙誌記載祖籍南遷

永春走水路至泉州,這一段是必經之處。
永春走水路至泉州,這一段是必經之處。

報導:許雅玲
圖:楊淦翔/受訪者提供



大部分的海外華人家族,包括大馬,仍然保留著濃厚的中原文化習慣,他們的家譜或族譜中,都不忘追念其先祖的發跡地和祖居地。

大馬時事評論人鄭名烈,家中就有一本保持良好的《福建永春揚美鄭氏旅外族橋世系彙誌》,從小,翻閱時,他都好奇:這到底是什么書呀?

年紀小,有看沒懂,長大讀書識字,總算了解世系彙誌內的文字意義,但對于本身的家族史,還是意猶未盡,想了解更多。



邁入2000年,決定修讀碩士時,習商的他決定轉文,並以“家族宗族”為研究方向,完成《永春揚美鄭氏宗族在馬來西亞的重建與發展》,堪稱大馬第一部系統地論述家族史的大部頭論文。

每一次,翻看《福建永春揚美鄭氏旅外族橋世系彙誌》讀124戶的族親的堂號、生卒紀年、個人略傳、以及父母、子女名字等資料,鄭名烈在祖父鄭夏苑那頁上,必定停留更久:弱冠南來,以作工藝為業,刻苦勤勞,頗有發展,因失內助,乃歸里續絃,現亦有再生兒女矣,入境手續攸關,故未能重整南渡。

從家人的口述中,鄭名烈才知道,祖輩跟土匪搏鬥過,才不得已離家。祖父有5個兄弟,兩個留在中國,兩個跟著他來到馬來亞,從此變成兩個家族--同祖宗下來,但分別在中國和大馬開枝散業。

為了完成自身的家族史,鄭名烈特地飛返先祖的家鄉考證,“揚美鄭氏的祖籍地是福建省永春縣的介福鄉,永春屬于內陸縣,距離廈門100公里,共有22個鄉鎮,包括介福鄉。”

100年前,介福鄉這個縣城外山上的小農村,地理條件相當封閉,交通不便、訊息傳遞緩慢。鄉民能去的地方,必定是眼睛看到,腳走得到的地方。可是,走山路,會遇見土匪,才出門,可能命就沒了。

以山或水路到廈門

介福鄉人,連中原都走不進去,為什么走得出海外?

原來,這主要是因為永春的一條河──桃溪。從介福鄉走到永春,大概20公里,因是山路,大約走個4小時,到了永春,再想辦法,坐船或走路到廈門,這仍要花上一至兩個禮拜。到了沿海廈門,坐船需再十來天才到新加坡。從介福鄉到馬來亞,估計耗時大半個月。

福建省,與大陸被高山峻嶺阻隔,只好以海為田,對外聯繫比對中原聯繫更頻繁。如果沒有水路,就沒有那么多永春人湧出海外。早在葡萄牙統治馬六甲的1511年,已有福建人南來,形成馬六甲漳州村聚落。而永春人出洋的時間相對較晚。

在民國9年(1920年),永春省開始修建公路,當地才有汽車出現。因而揚美鄭氏族人,當年主要是通過山路或水路到廈門,已不太清楚。肯定的是,當初路線的選擇,均是基于旅途費用或時間考量,有關付費的方式,有能力者可自費;經濟有困難者則可找客頭向客棧(亦稱棧間)擔保,先賒賬,然后再南渡。

他說:“2007年,我在介福鄉進行田野調查時,于1949年由馬來亞麻坡返鄉的族人鄭清泉曾透露,新加坡有一間‘明星棧’,在永春有代理接洽,可先上船,過來后再才付錢(一人新幣400元)。”

衣錦還鄉者誘使外遷

中國人,是個安土重遷的民族,保持著落葉歸根的思想觀念,清末時期,最早期的南渡者,並無久留打算,只想辛勤工作一陣子,有些積蓄就回返福建的故鄉。衣錦還鄉的南來先驅者,他們的事蹟在鄉中流傳開來,成為誘使揚美鄭氏宗族往南洋遷徙的外在拉力。

到了民國之后,尤其在1912年至1939年期間,永春縣土匪、軍閥之間的戰鬥,以及地方土匪橫行,直接衝擊自給自足的百姓,大批鄉人到南洋另謀出路。

謀生容易逐漸落戶

當南來者逐漸適應了地方社會的發展步伐,比較兩地生活的條件之后,發現留在馬來亞比原鄉容易謀生,願意回鄉的人數劇降,落地生根反而逐漸成為大家的共同選擇。而鄭名烈綜合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進行整合,發現:1955年前,從中國南來的揚美鄭氏族親的男丁實際上共有233位,比《福建永春揚美鄭氏旅外族僑世系匯志》記錄在案的124位,多了近一倍。其中,僅有36位選擇回返故鄉,返鄉后再度折返馬來亞者有19人,大部份選擇在馬來亞落地生根。

他坦言,“南渡來馬的介福鄉人,有5個宗族,其中一個宗族比較小,沒有召集家族會,另外4個宗族均成立家族會和會所,還編輯了世系彙誌。”

“家族系統不難追溯,這得益于族親鄭夏騁,凝聚散居全馬各地的族親的記憶,編纂完成的世系彙誌。有了這些珍貴材料,才能把家族史完成。”

2008年,揚美鄭氏宗族祖籍地介福鄉一隅。
2008年,揚美鄭氏宗族祖籍地介福鄉一隅。

從利豐港渡口上岸

從田野調查中,鄭名烈得知,目前居住在利民達、東甲、武吉甘蜜和實廊的族親,他們的祖輩在清末民初時,就是在麻河河道西北岸的利豐港(Sungai Mati)上岸。目前居住在文林望(Belembang)的鄭來發(春夏堂)口述:麻河靠近利豐港附近的文林望有個渡口,祖父就從渡口上岸並在這裡落腳。

離開文林望兩公里的實廊二條至武吉甘蜜十幾公里的路上,目前就住著不少揚美鄭氏宗族的成員。多數族親,先在文林望暫居,辛勤工作數年,有了積蓄后,陸續購置橡膠園,並遷往自己的橡膠園住下;也有族親因先在文林望上岸,之后再輾轉遷移到他處生活。

親帶親鄰帶鄰族群莊大

鄭名烈說:“揚美鄭氏宗族南來的歷史不長,大部份聚居于麻坡地區。我在田野調查中發現,族人過番南來,並無透過賒單制或被賣豬仔來到馬來亞的案例,也因此,他們可自行選擇落腳地點。”

總括而言,清同治元年(1862年)出洋的族人,都是自行擔付旅費南來,直接攜眷南來;或者,隻身南來,再返鄉挈眷南來;還是隨父母、或兄長南來。

揚美鄭氏出洋的先驅者鄭通栽(蓋德堂),1862年抵達柔佛州峇株巴轄縣的新加蘭鎮。過后,他返回介福鄉,再將兩個孩子鄭華絆與鄭華紜帶到新加蘭鎮。這之后,他也將其它族人引介到馬來亞謀生。

親帶親,鄰帶鄰,宗族人口也因此快速增長,逐漸完成了宗族的重建和發展。遷徙過程中,“家族關係”發揮一定作用--族親之間相互信任的深厚基礎,建立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族網絡。

土匪攔路離鄉歷盡艱辛

南渡者的故事均差不多。族親鄭夏椅(草美堂)的描述:“1937年,我就離開介福鄉到馬來亞……年少時,親眼目睹土匪在介福鄉的惡行……硬搶牛只、擄走小孩、女人,賣去日本……夜間大家都集中一起,而國民黨也發配槍枝給村民守夜自衛……土匪多得很。除了陳國輝,還有張雄南。我還記得,土匪在揚仔山腳用手榴彈炸死數頭牛。那些牛是鄉親們為躲避土匪才在夜裡牽往揚仔山腳,人也在那裡睡。但土匪卻用土槍和巴冷刀前來攻擊……”

回憶離鄉過程時,鄭夏椅始終記得:大哥從介福步行送我到永春縣城。從永春到泉州則搭車。我從泉州的安海港上船,然后到廈門,再到香港靠岸,經過七天七夜最后才到新加坡。因當時個子小,買船票還買半票……

建土樓擋匪留下3座

鄭名烈透露,揚美鄭氏宗族成員,最早南來馬來亞的時間,是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屬于較晚南來的族群。宗族大舉南遷的時間點是在民國以后,這是因為,永春地區的社會治安問題在民國時期開始惡化,土匪與軍閥對平民百姓的欺壓,迫使大批永春人民往海外遷徙。

在那個動亂的時代,為了避免土匪來時遭到搶奪,介福鄉鄉民在當時另外建造土樓,一旦收到土匪來襲的消息,大伙就趕緊躲進土樓。到了民國時期,這種專門為防禦土匪而建的土樓,在永春鄉區相當普遍,僅僅在介揚美鄭氏宗族境內就有十幾座,但迄今仍完整保留下來的僅剩下3座。

最早落腳處在新加蘭

從田野調查資料顯示,揚美鄭氏最早的落腳處是柔佛州峇株巴轄縣的新加蘭而非麻坡。

鄭通栽和妻小抵達新加蘭時,麻坡仍未開發。時至1884年,柔佛州天猛公依布拉欣,把麻河的港契發給潮州人蔡大孫,其后蔡大孫又被委任為華人甲必丹,委以建設麻坡之任務,麻坡才被開發。蔡大孫召募了自己的同鄉來麻坡參與開拓山林,以便種植胡椒、甘蜜等農作物。

“永春人,包括揚美鄭氏,大量南來是在民國時代。來到這裡,什么行業都有人做了,只好拿起鋤頭,以麻坡為中心,開芭墾荒,有了積蓄后,陸續購置橡膠園,並遷往自己的橡膠園住下。”鄭名烈說:“1910年之后,麻坡地區出現很多橡膠大地主,割膠與種植橡膠成為有利可圖行業,原先已在別處落腳的揚美鄭氏族親,陸續往麻坡地區遷徙。”

加之,揚美鄭氏族親開始激增,原鄉的房派、堂號等血緣性紐帶已非宗族聚居的基礎,“就業因素”變成左右宗族成員選擇在何處落腳的關鍵因素,假如外地有更好發展機會,也會促使宗族成員再遷徙。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