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沒完整地契土地沒保障 僑民華小風雨中培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70同行‧沒完整地契土地沒保障 僑民華小風雨中培才

該校目前高年級學生課室都已有電腦,配合教學。
該校目前高年級學生課室都已有電腦,配合教學。

報導/攝影:羅肇雄
僑民華小位於距離居鑾市區一里半的峇株巴轄路旁,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道路不斷擴大威脅,如今學生依舊在只有在2畝的範圍,同時在毫無土地永久保障的情況下,繼續在風雨中培育良才,發展至今70年,無怨無悔地奉獻。



當年創校先賢賴三、塗潮章和卓經元3人了解到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便和“明吉摩園(當時的大園坵)”租地建校;但是在園坵多次易主情況下,至今沒有完整的地契作保障。

學校創校之初,教室是簡陋的茅舍,學生只有數十人,他們皆為附近膠工和菜農的子女,在1956年時校方推動火炬運動會,繼而帶動了學校的發展,學生人數上升,同時在當時董事長卓經元領導下,展開籌款運動,增建了3間課室。

該校會務顧問拿督蔡永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校園只有2畝地,全校的建築在董家教、社會人士、政府、議員的協助下完成應有的基礎建設,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無法擁有草場和足夠戶外空間。



非華裔學生佔74人

他說,校方在這些年來不斷培養學生的各項學術領域,該校經常在籃球、乒乓、西洋棋競技有突出的表現,同時僑民華小也在去年小六檢定考試成績,保持全校平均70分以上,打造成所有學生都可一同成長學習的校園。

“學校雖然小,但過去人數上升到882人,學校的整體基礎建設也都進步了,學校要走的路很長,目前也只是到了一個階段。”

僑民華小如今有510學生,非華裔學生佔了74人。

藍繼祖:因地契問題
無法申請全津貼學校

董事長藍繼祖指出,目前學校無法申請成為政府學校((即全津貼學校),也是由於所在地因地契原因,目前仍維持“政府資助學校”的身分。

他說,學校過去興建的新教學樓和禮堂,也選擇往後移,舊校舍目前位處擴充的道路工程藍圖中,隨時會面臨拆除的命運,因此學校目前的校地發展都維持在狹窄的範圍中。

他說,希望學校未來發展朝向高素質方向前進,現在學校已增添如精明課室,日後可提升學生在科技領域的興趣。

校長吳錦城指出,學校現在是一所A型小學,該校師資充足,全校人數在510人,男生278人、女生232人。

他說,本身一直秉持有教無類的宗旨,不管學生的在學習上的緩慢,都要求老師細心指導,不會忽略他們的學業,也不急著追求成績上的表現,最重要是全能的發展得到平均。

他透露,本身將在今年退休,在這里留下美好的十多年回憶,學校董事部也協助和配合,讓他心無牽掛的用心掌校,讓學生有個快樂的學習環境。

當年膠園上課設備簡陋

校友黃玉雄透露,當年住在附近的加冕園(樹膠種植園),入讀僑民華小時是1966年,猶記得當時是乘坐校車和腳車到校上課,當時的交通不方便,道路也是黃泥路,學校當時的設備很簡陋,只是一排校舍、小食堂和禮堂。

“廁所就在學校後方的山坡上,搭起的茅廁非常簡陋,還要擔心黑蛇躲藏在茅坑的洞中,小時都戰戰兢兢要同學陪伴上廁所,尤其是女生。”

他說,學校進行大掃除時,他們要協助把椅子搬到對面一條小河洗滌。

許福在1968至1978年擔任該校校長,他受訪時透露,學校當年所在地附近都是樹膠園,房舍簡陋,當年來教書的許多是戰前或獨立前到馬來亞的中國大陸教師,大多口音客家腔。

他說,校內的水井經歷了2次位置的改變,開始時水井在食堂和宿舍中央,後來移到校外的鳳凰木樹下,由於水質開始受到污染,再次移到學校後方,如今已完全封蓋。

二戰後頻被要求搬離

二戰後的1946年,當時擔任明吉摩園坵的管工卓經元,和兩位先賢要求割出一小段土地興建學校,讓在膠園工作的工人子女有機會上學。

英殖民政府在1948年實施緊急法令後,為了杜絕村民救濟馬共分子,諭令他們搬到新村。

園坵公司後來撥出一片地段,成立明吉摩新村,讓在學校就讀的孩子家庭或在園坵上班的工人都搬到那兒住,在80年代后,村民陸續搬離該處。

園坵公司曾經要求他們遷校離開,但後來卓經元向當時的經理強調,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家庭都是對園坵做出了貢獻,為公司解決勞工短缺問題,最終爭取到校園獲繼續保留。

僑民華小事件簿

1946年--賴三、塗潮章和卓經元3人創建僑民華小。
1948年--該校第一任校長鍾挺環在學校遭馬共成員打死。
1956年--由於學生人數增加,增建另4間課室。
1964年--得到政府撥款興建辦公室和小禮堂。
1974年--從簡陋之亞答屋教室,獲得政府工程局修建成半磚半木板及白鋅屋頂課室。
1975年--水管駁接經過學校,在校長申請下,終於有自來水供應。
1976年--得到國會議員許天來撥款建有抽水設備的廁所。
1979年--在數個團體及人士長久爭取下,校外籬笆終於由當時政府工程局招標成功建起了籬笆。
1982年--獲得政府撥款和李氏基金捐獻興建食堂。
1997年--僑民學校新董事會,因課室木板被白蟻蛀蝕,擔心學生安危,馬上展開籌款運動,在獲得公眾人士和當地一些組織的支持下,共籌獲6萬令吉。
1998年--在葉貴皇董事長的帶領下成立了僑民學校建校委員會,興建一座12間課室雙層教學樓,期間舉辦了一場十大歌星教育基金義演,籌獲37萬令吉。
2000年--新課室建峻並啟用,居鑾慈善老人戴觀生捐出5萬令吉為新課室添購軟體和座椅等設施。
2002年--董家協聯合向時任居鑾區國會議員何襄贊爭取6萬令吉撥款,作為在原有籃球場上蓋一座多元用途禮堂。蔡永福當時捐獻3萬令吉作為多元用途禮堂的建築費,禮堂以他命名。
2003年--董事長藍繼祖在捐獻1萬5000令吉維修久辦公室成圖書館;學生人數衝上866名,開始施行下午班。
2006年--現任校長吳錦城在12月13日上任,成為學校第12任校長。
2007年--居鑾僑民華小經歷學生人數的起伏,同年學生人數衝上歷史最高882名。由於人口變遷等因素,此後人數開始下滑。
2009年--再有4所課室建峻後,2010年學生恢復上午上課,結束了7年的上下午班。同年,一名女生因H1N1A型流感逝世,轟動全校,後來全校採取措施預防。
2011年--2006年校方開始面對上下午班帶來的水電費壓力,幸獲時任居鑾區國會議員拿督何國忠協助籌款,籌得3萬3350令吉以及向國能要求取消2萬多令吉的罰款。
同年--該校鄒桂榮和戴鳳蘭副校長特報效了兩座有蓋走廊,從課室接到校門口外。

僑民華小
創校:1946年
校址:居鑾峇株巴轄路旁距離市區一哩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