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谈“吃”色变(上)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浪花:谈“吃”色变(上)

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来形容人类最会择食及吃的花样千变万化,最贴切不过。



人是聪明绝顶的动物。自呱呱堕地至埋在一坏黄土之下都离不开“吃”的世界,严格算来,婴孩在母体中就已懂得寄生吃,盖棺入土后,仍寄望子孙后代拜祭山珍海味。

食物的功用本来是在于其营养价值,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反而以食物的色、香、味为主要目标。至于食物是否被“污染”问题,更是没多少人注意,忘了进食的安全性。

昔往,人们用麦磨成面粉,然后制成馒头或包,这些家造食物比市场售价卖的面包味道更佳。后来有人发明了铜的辗粉机,这种机器将小麦辗压碎,并非磨碎。



其粗糙的辗法,导致有益于身体的麦麸和麦胚芽与麦粒的其余部分分离。一旦将面粉过筛时,麸和麦胚芽就留在筛中,所以透过筛的面粉,因少了麸质和胚芽,就可以放置或贮藏较长时间不变质。机辗的面粉少了褐色的麦麸,制出来的面包就显得较洁白。

但如此一来,这种面包也已失去许多天然营养素,如优质的蛋白质和赖氨酸(Lysine)和色氨酸(Tyyptophan )及维他命E等。

尤其在麦包制作过程中,还加有漂白剂、防腐剂、软化剂,虽然达到雪白、软滑的目的,却对人体起了副作用。

据资料显示,一个面包所含有的食物附加剂,多达60种(包括自小麦收割,辗粉以至制成面包的过程中渗入一切的附加剂!)

另外,冷冻技术的发展,使住在内陆的人,亦可常吃到速冻鱼虾,不像以往只有居住在近海或湖泊区域的人才经常有海鲜吃。

小犊不再自然成长

过去人们饲养牛只,是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吃草。以传统饲养法长大的牛,其肉富有营养。然而这样的养牛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淘汰,代之而兴的是人工繁殖,企业化饲养和阉割方法。

以这类方法饲养长大的牛,却是病态的牛,牛肉的营养价值锐减,而且影响食者的健康,为什么呢?因为现代繁殖的小犊,不再是自然地成长。

农场使用冷藏的公牛精液,给母牛进行人工受孕,凭著激素控制母牛的排卵期,图使两次生产小牛的产期隔离缩短,务必使母牛在短期内生产更多小牛。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现代的养牛者,必于饲料中参入镇静剂,因为他们发觉,此药物不光能使牛只安静,也能使它们食量增加。

在它们的饲料内,农人更加入大量抗生素,因此牛肉中必遗留着若干分量的抗生素,而大多数抗生素都有不良的副作用,并将直接影响吃牛肉的人。

(下周续)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