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談“吃”色變(上)
以“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來形容人類最會擇食及吃的花樣千變萬化,最貼切不過。
人是聰明絕頂的動物。自呱呱墮地至埋在一坏黃土之下都離不開“吃”的世界,嚴格算來,嬰孩在母體中就已懂得寄生吃,蓋棺入土后,仍寄望子孫后代拜祭山珍海味。
食物的功用本來是在于其營養價值,但人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反而以食物的色、香、味為主要目標。至于食物是否被“污染”問題,更是沒多少人注意,忘了進食的安全性。
昔往,人們用麥磨成麵粉,然后製成饅頭或包,這些家造食物比市場售價賣的麵包味道更佳。后來有人發明了銅的輾粉機,這種機器將小麥輾壓碎,並非磨碎。
其粗糙的輾法,導致有益于身體的麥麩和麥胚芽與麥粒的其余部分分離。一旦將麵粉過篩時,麩和麥胚芽就留在篩中,所以透過篩的麵粉,因少了麩質和胚芽,就可以放置或貯藏較長時間不變質。機輾的麵粉少了褐色的麥麩,製出來的麵包就顯得較潔白。
但如此一來,這種麵包也已失去許多天然營養素,如優質的蛋白質和賴氨酸(Lysine)和色氨酸(Tyyptophan )及維他命E等。
尤其在麥包製作過程中,還加有漂白劑、防腐劑、軟化劑,雖然達到雪白、軟滑的目的,卻對人體起了副作用。
據資料顯示,一個麵包所含有的食物附加劑,多達60種(包括自小麥收割,輾粉以至製成麵包的過程中滲入一切的附加劑!)
另外,冷凍技術的發展,使住在內陸的人,亦可常吃到速凍魚蝦,不像以往只有居住在近海或湖泊區域的人才經常有海鮮吃。
小犢不再自然成長
過去人們飼養牛只,是讓它們自由自在地吃草。以傳統飼養法長大的牛,其肉富有營養。然而這樣的養牛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被淘汰,代之而興的是人工繁殖,企業化飼養和閹割方法。
以這類方法飼養長大的牛,卻是病態的牛,牛肉的營養價值銳減,而且影響食者的健康,為什么呢?因為現代繁殖的小犢,不再是自然地成長。
農場使用冷藏的公牛精液,給母牛進行人工受孕,憑著激素控制母牛的排卵期,圖使兩次生產小牛的產期隔離縮短,務必使母牛在短期內生產更多小牛。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代的養牛者,必于飼料中參入鎮靜劑,因為他們發覺,此藥物不光能使牛只安靜,也能使它們食量增加。
在它們的飼料內,農人更加入大量抗生素,因此牛肉中必遺留著若干分量的抗生素,而大多數抗生素都有不良的副作用,並將直接影響吃牛肉的人。
(下週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