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華小「地」位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關注華小「地」位

我國的華小發展史相當特殊,早年華裔先賢為爭取母語教育,負起維護母語、發展華文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會慷慨獻地建校;隨著時代更迭,這些華小演變成現在的政府資助華小。



根據馬華多年前進行的全國華小校地調查,總結在全國879所政府資助學校中,有49所華小的校地是私人所擁有,不過,這些建立在私人土地的華小,沒有任何土地捐獻教育的文件證明。

一切以法律為先

這也意味著,一旦地主改變主意要索回校地,這些學校就面對搬遷命運,甚至是對簿公堂局面。



最近,擁有60年校史的司南馬育強華小就因“校地地契風波”,正式被第二代地主控上法庭;這是國內首宗類似案例,但相信不會是最后一宗。

多年來,政府資助華小校地問題風波不斷,早從2005年發生檳城新中華小被逼遷事件后,華小校地主權問題已引起華教工作者的擔憂和疑問;10年后的今天,問題依然存在,華小悲歌還是唱不完。

華小建在私人土地上的董家協三機構,必須盡快主動聯繫地主,厘清校地的地位。在土地價值暴漲下,地主想要收回土地有其道理,但一切要以法律為先,即便只是口頭承諾,也受法律規範。

應公平對待華小

老地主或是后代,若是願意捐出校地且進行易名手續,那是華社樂見之事,但若地主堅持收回校地,校方就得另尋良策。

協助華小解決校地問題,執政黨和政府都要有一切以教育為重的政治決心,除了協助一些華小進行遷校,也要盡早制度化興建和增建華小,甚至讓華小建在政府的學校保留地,並且獲得政府的建校撥款。

華小與其他源流學校一樣,都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環,因此華小的發展,也應該受到公平對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