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更多房屋 尋出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興建更多房屋 尋出路

拿督童國模
國際房地產聯合會(FIABCI)亞太區秘書處主席
武吉佳拉房產(Bukit Kiara Properties)集團主席
歡迎意見回饋[email protected]



翻閱財經雜誌時,我看到了一個描繪各國平均家庭規模的圖表,其中包括馬來西亞。一眼看去,我們平均每戶4.4人的規模是世界上最高家庭人口的國家之一,即使是在由許多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亞太區域里。

與其它先進國的每戶家庭人口比較,如英國2.3人及澳洲2.6人,我們實在還有一段距離。不僅如此,就連本區域內的兩大人口國家–中國和印尼的每戶平均人口也只分別為3和3.9人,比我們還低。

這些數據帶出什么訊息?除了說明我國的人口結構,它還提供重要線索,或有助解決我國房價問題。



人口房屋比例差距大

英國央行(BoE)總裁麥卡尼曾指出,唯一能長期降低房價的有效方法就是興建更多房屋。對我們而言,這很可能也是解決此問題最實際的方法之一。

根據國家房地產資訊中心(NAPIC)報告,在2015年末季,我們共有490萬間房屋。由于該中心沒有統計鄉區的房屋數量,所以我們假設只有城市居民居住在這些房子。此數據占全國3100萬人口的70%或2170萬人,意味著城市里每戶平均人口為4.4人。

上述數據甚至不如澳洲在1927年的人口對家園比例。若想媲美澳洲今天的比例,我們實際上需要830萬間房屋,而非490萬間。換言之,我們需要增建340萬間房屋,才能達到澳洲現在的水平。

然而,根據國家房地產資訊中心數據,以我們目前每年只推出7萬間住房的房屋生產速度,我們需要48年才能興建340萬間房屋。屆時,鑒于我國快速增長的人口和城市化進程,我們仍會與英國和澳洲相差一大截。

國家統計局預測我國人口在2040年將達3850萬人。如果到了2040年我們還是保持70%城市人口的比例,我們需要額外的550萬間房屋,才能達到每戶家庭平均人口2.6人的目標。這也意味,我們在未來24年內,每年需要興建23萬間房屋!

根據經濟學中供求關系的基本規律,當供不應求時,價格自然飆漲;當供過于求時,價格就會下降。只有當供需相符,價格才能達到平衡。

國際原油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2010年至2014年初之間,國際原油價格相對平穩,每桶約110美元。然而,自2014年中,原油價格卻因生產激增,加上許多國家減少對原油的需求而銳減逾半。

我們需要更多可負擔房屋

美國在過去數年的原油產量激增大約一倍,導致向來向美國出售原油的沙地阿拉伯、尼日利亞及阿爾及利亞因被迫轉向亞洲市場競爭而不得不降價。再加上加拿大和伊拉克的原油產量及出口逐年增加,俄羅斯也能保持其產量等諸多因素,使油價今天徘徊在每桶50美元之間。

房地產市場也是如此。試想象,如果今天的市場擁有830萬間房屋,而非490萬間,房價將因為供應充足而變得更可負擔。

重點是,我們需要更多房子,尤其是可負擔房屋。有關當局必須簡化供給系統,以刺激每年的房屋產量。此外,政府及各地方單位也應集中資源簡化審批過程,並興建更多可負擔房屋。

美國一名可負擔房屋專家雷克雅各布(Rick Jacobus)在其《為什么我們必須興建房屋》一文中,直截了當說,應對搶手大都市的房屋供求之道,就是興建。建多一點;現在就建;建在任何地方,就算是興建高級住宅也行,因為這將增加市場上的整體房屋供應,進一步拉低租金。

我特別喜歡雅各布文中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建造走出房屋危機的通路…不過,假如我們不持續興建,就肯定沒有出路。”面對眼前國人居者有其屋的期望,尤其是在提供可負擔房屋方面的挑戰,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