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車禍殺手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劉麗敏:車禍殺手

──新山辦事處記者



交通意外總是令很多家庭心碎,就算政府制訂各種法規,但若政府執法不嚴或不改善道路設施,便無法阻止更多悲劇發生。

車禍一直被認為是我國的頭號“殺手”之一,據交通部發佈,我國于去年共發生47萬6196起交通意外,死亡車禍達6706起;每天平均共有19人死于車禍。

交通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日前就指,綜合自動執法系統(AES)及交通安全扣分制(KEJARA)的“自動感知安全系統”,今年肯定落實。



筆者希望交通部,今次真的要認真執法,因為降低車禍率刻不容緩,官員不要再抱著三分鐘熱度,或者實施一陣子后又再“煞車”,否則只會讓國人永遠改變不了駕駛態度。

另外,地方政府修補公路設施的效率,也要加強,不要每次都說“錢不夠用”,結果只會讓路洞、死亡彎奪走更多人命。

位于土姑來順利花園附近的蘇特拉當嘉路,即莫拉納河上方的汽車橋段于星期日凌晨又發生一起死亡致命車禍,使到同個案發地點又添一亡魂,同時這兩年來,曾發生多起嚴重和致命車禍。

地方政府原本就該派人安裝警示燈與劃上減速黃線,警惕交通使用者,但最先有“反應”不是地方政府,反而是民眾,他們自行前來汽車橋粉刷橋身,與搬抬輪胎前來檔住被轎車撞壞的汽車橋缺口。

筆者希望,新山中區市議會除了展開安全防範措施之外,也應改善其慢三拍的施政進度。其實許多死亡車禍是可以預防和避免,只要官老爺要有執法決心和改善工作效率,不后知后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