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州蒲種一家酒廊遭手榴彈襲擊,恐襲彷彿來到家門前,但警方一再排除恐襲之說。
一名身在敘利亞的我國恐怖分子莫哈末萬迪,在案發后4小時,宣稱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他通過面子書挑釁警察總長卡立,聲稱“這就是你要的答案”。
他揚言“手榴彈襲擊酒廊”只是一個警告,勸請穆斯林遠離傷風敗俗的場所,否則將失去保護,還聲稱會再發動襲擊。
警方在案發后第一時間排除恐襲之說,隔日再說一次。
對于恐襲之說,對警方而言,是“重中之重”,無論是警方或政府,要在非常謹慎下才能把一件案子定調為恐襲,以避免引發社會中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
無奈的是,看看今天的美國和歐洲,這種情況,怎樣都無法完全避免。
恐怖分子點名卡立,身為警隊一哥的卡立,如何定調本案、如何帶領警隊對抗恐怖主義,勢必對不安的大馬投下複雜的變數,恐怕陷入無止境的報復攻擊中。
大馬走向何方
到酒廊消遣,一直都是大馬這個多元社會的一部分,這是自由,更是人權。
一顆手榴彈就這樣炸過來,一個神經病說這是傷風敗俗之地,看在任何一個正常人眼中,這完全是恐怖行為,但看在莫哈末萬迪這樣的恐怖分子眼中,卻是光榮的自由鬥士所為。
大馬不是像阿富汗這種飽受戰禍的土地,大馬不是完全被極端主義佔領的國家,大馬還有得救。
大馬要走向何方,答案再清楚不過。遇襲的酒廊如常營業,酒客如常上門。這一仗,我們沒有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