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同行‧8校合併走過艱辛歲月 四維華小搭精明列車
報導:黃慧琪
攝影:張來星
從簡陋的教室和教材,搖身變成跟上21世紀精明教室,四維華小走過艱辛的70年歲月,已成為一所設備齊全的大型華小!
早前因緊急法令,加拉巴沙威方圓5公里內的啟華、大同、中山、育青、育英、中南、漢橋一校及二校8所學校被迫集中,並合併在加拉巴沙威新村的大同學校(即現在的四維華小)上課。
其中,因漢橋一校建於1946年,所以四維華小的的年份也沒有因為合併和更改,反追算回8所學校成立最初年份,所以四維華小歷史也有70年。
經過戰火洗禮
走過70年歲月並不簡單,對此《中國報》也訪問負責籌辦四維華小,看著四維華小“長大”的元老,即該校前家協主席黃較(68歲)、詹道娟(63歲)、建校委員會財政李玉然(70歲)、現任副董事長黃永興(75歲)及現任董事長兼加拉巴沙威村長張亞環,來敘述當年學校合併經過。
黃永興說,在緊急法令後合併的學校原本名為“大同學校”,但1952年時由當時的董事們商議更名為“四維華小”。
他解釋,因為該校秉持著“禮、義、廉、恥”的態度來教學,恰巧“四維”和“沙威”諧音相同,名字因此而來。
他說,當時四維華小可說是經過戰火洗禮後的初生“嬰兒”,因當時正好是日軍統治時代結束,英國統治的第二年,也正因為才光復不久,所有事務都必須重新開始。
“看到四維學校發展至今,非常感動,因為儘管早前先賢們面對多麼的惡劣及艱辛的環境,都為下一代學子奮鬥,創造受教育的環境和機會,才讓四維華小有如今的面貌。”
他說,早前學校的建築物、桌椅都是以木板所建,從簡陋的校舍發展自信有完善的堂皇課室,一切得來不易。
出席者包括四維華小校長黃美真。
教師上網找新教材
科技發展迅速,教師們緊跟時代腳步,從網上索取新穎教材教導學生,讓新村學生不“落伍”。
四維華小家協主席蔣運發說,隨著科技一直在進步,儘管學校地點位於較偏僻的鄉村,但教師們也開始學習從網上索取資料來指導學生,讓學生也跟上時代步伐。
他說,雖然傳統教學法有其價值,但畢竟現在已跑到網際網絡時代,所以教師們的教材不再局限於課本,網絡搜索到的資訊也可用在課堂上。
另一方面,李玉然憶述,還記得四維華小的“前身”大同學校第一屆畢業生只有13人,當時學校只有木板釘的桌椅,之後靠董家教及各方熱心人士幫助下,才有今天高樓矗立的校舍。
他說,學校的一點一滴都是先輩付出血汗而成,希望後裔們好好善用這些設施,不要辜負先輩們的努力。
長安館擺放沙威歷史
四維華小有一家“長安館”,擺放屬於沙威歷史典故,緬懷先輩!
蔣運發說,從先輩口中得知,其實加拉把沙威的前名為“長安村”,後來因發展後才改名為加拉把沙威新村。
他認為,這些歷史典故都值得被記載,因此早前和校方、董事及家協討論後,決定在校園內建一所屬於沙威的歷史文物館,保存沙威歷史典故。
“長安館主要擺放著舊時代沙威先輩用過的雞公碗、課本、盆子及草帽等舊文物,讓來參觀的人了解沙威新村的歷史,也讓後裔了解先輩在沙威的生存過程。”
他說,此長安館開放讓公眾參觀,但希望公眾們能避開學生上課時間參觀。
或籌款解決蟻蝕問題
四維華小早前建築材料是以木板所建,如今面對白螞蟻腐蝕的問題。
張亞環說,學校目前的硬體設備充足,唯學校B棟白螞蟻腐蝕情況嚴重,擔心傾倒問題。
他也說,若是住家要清理白螞蟻問題很容易,但學校會是項大工程,因此之後或會舉辦籌款活動,來解決眼前的問題。
他也說,儘管四維華小已有校舍、禮堂等,但董家教仍希望有機會建一座大講堂,讓學校設備更加完善。
他說,雖然該校已有禮堂,但由於禮堂過於空曠,難以讓學生集中,若要舉辦講座會等活動都較為麻煩,因此希望建一所大講堂,舉辦更多有意義的講座會等活動。
老人學上網看新聞
以前的“報紙”就猶如現在的“手機”,早在數十年前,報紙是唯一接收外界發生什麼事情的管道。
黃較說,在電子科技還沒有開發的年代,報紙是他們接受訊息的唯一管道,以前家人都會聚集在報攤,購買報紙,了解外面世界第一手消息。
“但隨著科技化,現在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學習使用手機上網看新聞。”
他說,網絡上也充斥不少假新聞,所以還是會選擇有信譽報章新聞來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