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新聞主播的迷思與現實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王振文:新聞主播的迷思與現實

有人喜歡對他們評頭論足,從語音、妝容造型,到今天吃了幾顆螺絲,每個細節都不放過;更多人是抱著崇拜的心情,細細品味他們唸出的一字一句、一顰一笑。



我們每天都在電視屏幕上看見他們,熟悉他們的臉孔與聲調,但對于“新聞主播”這份專業的理解程度又有多少呢?

有趣的是,向來被視為嚴肅正經掛的新聞主播,也被選作網絡選秀節目的題材,希望能發掘有潛力的新生代,以栽培為全方位的主播/主持人。

等等,那到底是主播還是主持人?魚與熊掌,兩個都要?好好好。那是要兩道菜分開上,還是撈在一起,推出新口味?若真要撈在一起,誰是主角,誰是配菜?



但我想更多人心中的疑問是:好端端的,為什么要把兩道各有其特色風味的料理撈在一起?

雖然同樣是靠嘴巴吃飯,但主播和主持人在工作性質、專業形象、操守準則等多個層面皆有天壤之別,豈可混為一談?

出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考量,新聞主播兼任節目主持人已不是啥新鮮事,但因此而把這當作日後招考或遴選的標準、認定這是未來新趨勢,反而容易模糊焦點,有違“術業有專攻”的理念,甚至使得媒體這些年來用心塑造新聞主播專業形象的努力付諸流水。

那究竟何謂“新聞主播專業形象”呢?

先當一名好記者

豐富的新聞採訪經驗與知識涵養、紮實多元的語文能力、流暢的口條、穩健的台風——上述為台灣民視新聞主播陳淑貞多年前在《你也可以當主播》一書中列舉的基本條件,尤其強調:好主播,從記者入門。

無獨有偶,《淡江時報》社長馬雨沛亦提醒,新聞主播該時刻回歸到記者的角色。

原因很簡單:採訪能力,才是每一個新聞主播所需具備的核心特質。不是主持,更不是所謂的“X”魅力。

口條是否清晰、說話是否有感染力、鏡頭前是否有魅力,這些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調整改善、取得進步;然而,有些記者跑新聞跑了幾年,卻還是問不對問題、抓不到新聞重點。

這顯示,好的主播不是靠、也無法靠這么一個比賽挑選出來的。

尤其最終是由“主持人魅力更甚于主播專業形象”的參賽者黑馬跑出時,我不禁擔憂:這就是我們要塑造並推崇的主播新形象嗎?

互聯網看似顛覆了數百年歷史的新聞事業,在這轉型關鍵時刻,媒體更不該自亂陣腳。不合時宜的舊思維,固然得捨棄;有些原則與理念,卻是不管傳統媒體或新媒體,都應該傳承並堅持下去的。

也許是科班出身、曾坐上主播台的我放不開。當成績公佈那一刻,我忍不住想:這讓線上許多從低做起、努力了多年的新聞主播情何以堪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