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骗(第一篇) 老板上当以为获超值交易 商业诈骗贪累事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三级骗(第一篇) 老板上当以为获超值交易 商业诈骗贪累事

■程志彬:不法份子抓对心理,令到精明的企业老板也会上当。
■程志彬:不法份子抓对心理,令到精明的企业老板也会上当。

报导:张洁莹
社会上,经常听闻诸如爱情包裹、电话诈骗、继承遗产、找名医、网购等骗案。坠入骗局的,多是中下阶层人士。



其实,社会精英也会受骗破财,因为也有高明老千,会设下更高层次的骗局。所骗的,也不是一千几百,而是百万十万。如果前述的骗案是第一级,那么这种水平的骗案就是第三级了。

追求财富和成功的欲望并非坏事,不过在金钱挂帅社会,当人对物质的需求超过薪水可以供给的范围时,有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当读了很多书的企业精英或是“聪明人”开始动起歪脑筋,抓住人们“小幸运”的心理时,企业大老板也有可能会受骗。



谈起商业诈骗,很多人只会想到亏空公款、做假账和空头交易等。

奥斯卡金融集团副总裁兼财务规划师程志彬在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诈骗无疆界,不要以为只有一般打工族或退休人士才会中招,精明的老板也会上当!

他指出,商业诈骗通常会让被盯上的老板觉得自己很幸运,而且会要求事主在很短时间内给予答复,另外也有可能是事主贪方便走捷径、太信任身边同事、合约隐藏成本等,以致误坠骗局。

“大部分上当的老板们都有一种觉得自己很‘走运’的心态,以为可以获取超值的交易。我们常说三分靠运气、七分靠努力,但事主当下的幸运感,却让他们无法理性思考。”

他指出,有些商业机会看上去好像对自己生意有帮助,其实很有可能是别人设下圈套要拿走你的资产,骗局可能出现在客户、供应商或投资者身上。

“最后中招的因素都是贪,老板们贪性冲脑,若无法保持理性思考并合理怀疑,很容易会掉入圈套。”

程志彬指出,这类型骗案也有一项特点,即对方往往都声称是最后一分钟才释出“顶级交易”,因种种因素,要求事主仓促做决定,而且都是回酬很高,没有风险的。

“ 对方一般都是要事主在没能多想的时间内给答复,甚至会不断强调是最后机会,即使事主曾经看过身边的人受骗,在仓促之下,也有可能无法评估并做错决定。”

案例 1 . 强调有门路投标工作

程志彬担任融资顾问协助企业取得银行贷款,曾经有个客户,为小型发展商,听闻政府有大计划待颁发,而且对方强调内部有人可以安排、有政府高官支持,一共塞了逾300万令吉给对方。

程志彬指出,所谓内部的人会一直释出消息,比如说“计划要开跑了”、“要开始领取执照了”等,要求该公司老板继续塞钱,而且一直强调明天就是期限,并没有给太长时间考虑。

最后该名老板合计共暗中“塞”了逾300万令吉,但是所有知道这件事的员工或旁人,甚至老板本身都心知肚明,知道几乎是不可能拿到该工程合约,是政府官员监守自盗,释出假消息并引君入瓮,不过由于已投入大笔资金,还是觉得必须继续。

免费作饵先上课再付费

天下无白吃的午餐,即便是网络初创也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像网络或社交网站所强调的那样的轻而易举。

程志彬指出,这类网络骗案的技巧,对方会以免费注册吸引人潮,过后一定会强制上课。

“你来上课我再教你怎么做,消费者还没知道如何开始就先收学费,这些费用随便就可高达数千令吉。”

上课时再推销产品,网上的“老师”多数会要求让他们制作网站,但是多数时候是不管用的,只有在推销时讲出来的数据是很美的

他指出,若经营得当,还是可以赚到一些钱,但不是广告中提的赚的这么多,而且还得加上一开始就缴交的数千令吉“学费”。

“到最后在家工作或网上创业,赚最多的是这些人,而不是受骗的消费者。”

案例 2 . 做假账负债资产低价售

资产负债表等于一家公司的身体检查报告,若遭粉饰即无法反映财务状况,出现误导性交易,即是做假账欲达到的其中一项目的。

程志彬提出一项真实案例,一家从事冷冻海鲜生意的公司,想收购资产扩充生产线,并透过仲介介绍,找到另一家公司,求售的公司账目“很漂亮”,完全无负债。

该名中间人声称老板很有钱,赚够了要移民,才会脱售。因时间越来越紧迫,考虑时间很短。

“当时厂房和公司售价比市价低40%,该老板和高层都觉得很值得买,可是由于时间紧迫,仲介一直强调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老板在没经过精明审核的情况下就买了。”

交易从开始到达成都非常顺利,数月后却有债主上门,要求新老板还债,老板才发现,原来账目造假,实际情况是负债累累,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内,结果新公司背负债务却无力负荷,老板最后只好到警局报案,指遭到诈骗。

“这种买卖协议在你情我愿之下签署,相信警方可做的不多,不过日后其他公司碰上相同情况,应谨记不应该仓促决定,须寻求专家咨询,并且一定要展开精明审核,彻底了解后才收购。

窜改资料申请贷款

市场上确实有不知名会计行可窜改银行及公司资料,以假账申请贷款及其他便利。

不过程志彬警告,莫以为过了山就过了海,尤其在应对银行时,今天的资料有可能是过去造假的证据,切勿轻易尝试伪造文件。

他透露,即使在雇用第3方处理时也应带眼识人,他曾发现一家无招牌会计楼,看过该公司内有印有银行信头(letter head)报表,发现该公司可以协助企业调整数据并造假。

★小题:银行鉴定文件真伪

针对这类型印有银行信头的假报表,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有鉴定部门,若事件闹上法庭,警方更加有高科技仪器鉴定伪造文件,大致上是无所遁形的。

曾经有公司在重新申请贷款时,按需求重新呈上过去3年账目,却遭银行质问造假,结果发现因为之前的贷款交由中间人办,中间人为取得佣金,刻意窜改资料让公司获得贷款,才演变至后来的假资料事件。

“有审计师朋友因此接获银行电话质问,并遭银行列入黑名单,严重的更要上法庭对簿公堂,不过实情却是客户拿着已审计报告到以上类型会计楼窜改资料,以获得贷款。”

程志彬指出,现在银行也已经懂得向大马公司委员会(SSM)对照财报,以确保所获资料正确。

案例 3 . 故意隐瞒特许经营合约细节

特许经营权让创业者直接拥有某品牌的专利权,若从海外引进品牌,更需要详读细节,否则到最后可能得不偿失。

程志彬指出,曾接获客户求助,从外国引进并特许经营某优格品牌,开业不久后发现国内其他地方也出现该品牌店面,这意味着也有人获得特许经营权。

他指出,该名客户一直认为本身取得的是独家特许经营权,没有了解内容就签约。

“直到他拿了合约上门,我们才发现协议内的小条款没有特别列明是独家经营权,换言之是可以给很多个单位的,可是双方在签约时,一方没有问,另一方则刻意不提及,这也属于商业欺骗的一种手段。”

一般这种时候,再与特许经营授予者对质也无从追究,对方只会说协议内已备注或没有列明。

另一种则是签约过后才觉得受骗,以便宜的初创费用做诱饵,过后店内所有原料、装潢等成本及费用皆需向特许经营授予者进货及采购,变成一笔庞大的费用。

“可是受限于合约条款,过后经营仍收取大量其他费用,并且有诸多限制及规定,需要对质时又发生相同问题。只是条款内已列明,是事主自己不小心没发现。”

求助专人找出灰色地带

密密麻麻的合约条款向来隐藏最多“秘密”,尤其是商业协议,若看漏其中一则条款,最严重可能是全盘生意皆亏,甚至倾家荡产,所以人人都说魔鬼藏在细节中。

程志彬指出,欲避免碰上这种情况,建议找个专业律师详看协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律师也分等级及专业,签署重要协议还是必须找有该领域专长的律师协助,有些专业的费用不能省。

“普通合约可能还可以,商业协议相对更复杂,各种条款必须得是行内专业才可辨识出,不是随便找个当律师的朋友帮忙看就可以,市场上也有很多律师只是专门打离婚或刑事官司,对商业合约不了解。”

案例 4 . 身分被盗用冒领政府补贴

数年前大马中小企业机构(SME Corp)为商家提供购仪器补贴,购买一台100万令吉的仪器可获50万令吉补贴,不过商家需符合条件才可以申请。

中小企业透过中间人申请补贴,拿了一次补贴后便再没有跟进,到最后发现身分遭盗用,用来申请补贴的仪器共申请了7次补贴,严重可能会遭政府对付。

对此程志彬指出,若不清楚申请程序,最好的方法是找合法的咨询顾问协助,确定合法的方式就是要求顾问提供公司背景,并且向大马公司委员会及证券监督委员会查证。

先做防范投保企业意外险

商业罪案或是所谓的白领犯案,涉及层面广且涉案者多精心策划。

企业在商业程序中涉及层面广,从公司内部到融资机构或监管机构,需要经过很多层面,若缺乏妥善及谨慎把关,商家遭意图不善人士利用,到最后名声及钱财两失可能性很大。

程志彬指出,政府每年都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大笔补助金及补贴,比如说购买仪器可申助补助金、翻种补助金等,有些商家不懂得申请,便由中间人协助申请。

中间人除了为获取佣金,不惜提供伪造文件获得补助金,亦有者会在商家无防备之下,“循环使用”商家身份,骗取政府补贴。

“商家们还是必须做好风险管理,除了不同层面检视业务上所有细节,公司外在保险管理也必须做好。”

他指出,以会计行及律师楼为例,为防商业欺骗案发生,保险公司也有专门针对专业机构的保障,比如提供咨询后蒙亏遭提告、无心之失导致客户损失后的赔偿,皆可向保险公司索取赔偿。

“这类型保单也延伸至企业老板,等于为企业投保意外险,若老板做错投资决定导致亏损或受骗,皆在保单保障范围内,最起码可以有加层保障。”

商业诈骗的预兆

声称没有风险,回酬高

声称可以小钱换大钱

声称有政府或

政治大人物在背后支持

限你只在1天或

更短时间内答复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