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健傑:找到希望
“人間處處有溫情”說的是人到絕處,遇見好心人,從旁扶一把重新站起。
社會上,總是窮人悲歌唱不完,有些人相信社會上還有許多好心人,有些人卻相信好心人“絕種”了,還有更多人繼續活在憂鬱和自暴自棄裡,假如你真有遇見這麼一位絕望者,不要放棄拯救他。
《中國報》於本月28日刊登一則北馬版封面新聞,講述一位年過50,創立“盼望之家”來援助人生處於谷底的“Auntie”邱清絲,新聞帶出她過去援助多位人士的溫情故事,而“盼望之家幫人找希望”這句子,讓筆者感觸良多。
在很多動漫、電影、小說故事甚至是遊戲裡,“希望”總是被設定為一種力量,處於劣勢的主人,因希望的力量,找到戰鬥下去,活下去的理由。
人會失去希望,是因為覺得這社會沒有容身之處,沒有值得他相信的事,這就足以成為無法活下去的理由。因此希望和相信總是有關,相信一個人,是因為存有希望,相反的,對一個人存有希望,也是基於信任。
筆者曾採訪過一宗自殺新聞,死者第一次尋死不成功,被人發現後獲救,他對救命恩人承諾過不會再錯下去,豈料第二次卻怎樣都阻止不了,選一個雨夜在車裡吸廢氣,那一夜,雨幕掩過發動著的引擎聲,再也沒人看見、聽見他。
大學時,一位台灣的心理輔導老師曾說過,人其實不會無緣無故跑去做傻事,而會有一段掩飾得很好、難以被人察覺的“試探期”,對方在這段試探期內不斷“檢驗”他人對自己的想法及認同。
只是,若來不及發現這段“潛伏期”,那麼對方靠己力苦苦支撐,建立起來試圖“說服自己活下去”的想法,很快就會崩潰,最後做出傻事。
因此,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像邱清絲那樣,繼續幫無助者找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