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3年 《伊史》中一开始读
独家报导:丘惠萍
(吉隆坡12日讯)据悉,配合明年落实的中学课程标准纲要(KSSM),《伊斯兰历史》将纳入中一历史课本纲要,让原本学生在中四才读的课本,提早至中一教学。
据《中国报》了解,中一历史课本新纲要共有11章,即第1章:历史与我们、第2章:大马古代、第3章:南亚早期政府、第4章:马六甲王朝的建立、第5章:蓬勃的马六甲王朝、第6章:马六甲王朝没落、第7章:柔佛延续马六甲王朝威望、第8章:马来亚政府、第9章:马来王朝遗产、第10章,及第11章是沙巴和砂拉越历史。
“《伊斯兰历史》新纲要提及当代伟大人物,更全面的伊斯兰文明发展,在教育、文化及科学领域等,对国家的影响及世界的贡献。”
教育年轻人远离IS
目前中一历史课本涵盖国家历史、早期文明和马六甲王朝历史,如何演变成现今政府。伊斯兰历史文明是中四才有。
在网上,有者也就该课本新纲要,与当前伊斯兰国(IS)恐怖分子无所不在,恐怖袭击事件接踵上演作出分析,认为通过灌输更全面的伊斯兰历史文明知识,教育年轻一代,远离IS恐怖分子,不受极端主义的错误教义蒙蔽,强调只有教育和知识可以对付无知。
有者也说,《伊斯兰历史》向来没有拿来广泛讨论及分享,很多人不知道伊斯兰的知识和文化蓬勃发展,如非穆斯林可能误解,认为伊斯兰历史文明无法与时并进,而视为“落后”的宗教。
“然而,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是透过伊斯兰宗教开发及分享知识,协助世界改进农业、艺术、经济、工业、文学及科技发展。”
詹缘端:课本内容失衡
历史学者詹缘端博士认为,我国90年代后的历史课本,伊斯兰文明的纲要内容,远远超越世界文明,后者仅占不到30%比例。这种失衡及偏差内容,变相扼杀学生的世界观。
他引述曾经作过的历史课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课本内容只有不到30%是世界文明,5%是历史概念,其余都是伊斯兰文明为主的支配性教学内容。
他说,虽然通过历史教育,是可以灌输国人爱国意识,但若课程太过偏重在穆斯林为主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也就偏面化了,非穆斯林学生也难以适从。
“当国家历史比重超越世界历史时,恐怕10年以后的年轻人,只懂这些,其他如印度、罗马及中国等世界文明历史都不懂了,恐怕变成井底之蛙了。当中也含有浓厚的‘伊斯兰化’及政治意味。”
詹博士在受访时说,重要教育的组成,即是让学生或年轻人透过对国家历史背景的了解及认同,历史与公民意识的连贯,加上地方研究等才能达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