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洲:極端思想從何而來

警察總長卡立證實蒲種手榴彈襲擊夜店事件是“伊斯蘭國”(IS,據說要改稱Daesh)所為后,一些網友指他前言不對后語,公正黨主席旺阿茲莎則促請他解釋。

不過,也有人設身處地替卡立解釋,他當時可能也懷疑那是“伊斯蘭國”所幹,為免打草驚蛇,乃採取欲擒故縱手法,故意說不關恐怖襲擊,不關“伊斯蘭國”的事,以麻痺襲擊者的警惕心,但他暗中追查,終于破案。

這樣的解釋是耶?非耶?是見仁見智的事,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

無論如何,我國境內有“伊斯蘭國”成員潛伏著已是事實,他們也宣稱會繼續展開恐怖襲擊和暗殺重要人物。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極尊崇伊斯蘭的國家,“伊斯蘭國”為何仍然對它不滿意?它的成員為何能在國內潛伏?

對于這個問題,著名社運人物瑪麗娜馬哈迪有精闢見解,她直指具極端思想的政客和宗教學者是罪魁禍首,是他們製造了宗教激進分子。

日常措施也是根源

其實,除了具極端思想的政客、宗教學者和宗教司外,一些已被認為平常,甚至是必要的措施,也是製造極端思想的根源。最常見的如政府部門和學校的服裝指南,不但穿短褲的婦女不可進入,穿及膝裙子的人也禁止進入,一些矯枉過正的守門人連蓋膝裙子也禁止,要婦女圍上紗籠才可入內。

在齋戒月,非穆斯林不可在穆斯林面前吃東西或喝水,學校食堂關閉,非穆斯林學生須躲在一旁進食,甚至曾出現過到“更衣室”進食事件,理由是必須尊重穆斯林。

這些在十多廿多年前不曾見過的事,即使目前在東馬也看不見,如今在半島已成了正常且必須。這些其實都是過于偏激的措舉,久而久之也成了醞釀極端思想的因素,這是“國產”極端思想,無需“伊斯蘭國”來宣揚。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