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啸:政府执行偏差 本地中文电影靠自己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叶啸:政府执行偏差 本地中文电影靠自己

(左)周青元﹔(右)叶啸
(左)周青元﹔(右)叶啸

独家报导﹕丘惠萍
(吉隆坡12日讯)马来西亚华人演艺人公会副总会长叶啸说,执行偏差,政府补助或优惠向来以马来电影为主,本地中文电影只能自力更生。



他希望未来政府能设立类似文创基金,培育更多本地演艺人才及扶持本地电影发展。

叶啸今日针对国家电影发展局总监拿督卡米尔促请本地制片商勿只依赖政府补助,应自行寻找投资者拍片及宣传一事,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回应,本地中文电影早已是自力更生。

“像样”本地电影须100万



他说,如今要拍一部比较“像样”的本地电影,最少要100万令吉,只够拍片,不够宣传。

他举例《我出走的时光》就是小本制作本土电影,仅花数十万令吉,拍得也不错,但就是票房不理想,主要缺少宣传,资金不够的问题。”

他说,要在大马开拓电影事业很难,尤其导演是新人,没有知名度,很难找人投资拍电影。

“台湾设有文创基金,专投资好剧本拍电影,中文电影在国内没此待遇。”

叶啸也是马中文化艺术协会署理会长。他说,国内资源缺乏,本地市场发展空间也小,本地中文电影只能向外发展,通过跟中国合作技术或合资,才能有新出路。

“中国投资电影,往往是宣传费用远比拍制费用高,宣传决定票房。

“我国则是各种因素限制,导致本土中文电影是很难赚钱和生存。”

他强调,大马中文电影事业必须走向中国,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

国家电影发展局重新修订强制上映政策(Skim Tayangan Wajib)的新条件于7月1日落实,当局也料在未来6个月内推出新的税收救济机制,以确保本地电影素质及提高竞争力。

周青元:须检讨现有政策

本地电影著名导演周青元说,目前,本土电影始终难与海外电影竞争,希望政府能检讨现有政策,透过推行新机制,提供本地电影创作或制作人更好的发展平台。

他坦言,由于电影制作成本高,本地中文电影制作人都有积极寻找资源或找人合作投资的。

他说,目前为止,我国中文电影与海外电影相比,还是处在弱势的,唯见本土中文电影的票房是有上升趋势,这也算是好的起步。他认为,政府检讨现有政策及推行新机制是必要的,政府的出发点也是好的,重点是要适当处理,才能正面扶持本地电影事业发展起来。

“否则,担心政府补助太容易申请,有者可能就不用心制作好电影了。

他认同,政府补助是象征对本地电影事业发展的鼓励,他也促请政府落实本地电影强制上映政策时,也要考量作品水平和管理,确保上映的电影是符合素质及具观赏价值。

卡米尔周一受访时认为,电影业者不应视强制上映政策(Skim Tayangan Wajib)为“拐杖”,为促进电影业,就应检讨该政策。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