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间过激失控 北京进入战时状态 | 中国报 China Press

防民间过激失控 北京进入战时状态

(北京12日综合电)荷兰海牙常设法院周二公布南海仲裁结果,香港媒体报导,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周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部门进入“战时状态”,必须全天候值班,应对突发情况。



分析指,这可能是当局担心一旦裁决结果对中国不利,民间会出现失控的过激行为。

香港东网报导,通知要求,周二早上8时起至下周日深夜,各单位必须全天候值班;加强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如有发现要第一时间向应急办报告;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接报突发事件要第一事间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加强现场秩序及管控;加强应急技术系统保障,做好800兆电台和应急移动指挥车的使用保障。有关要求足见当局高度紧张事态发展。

2012年9月,因日本政府提出将钓鱼岛国有化,激发中国民众不满,中国逾80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示威,日本在沈阳的领事馆被泼墨水扔鸡蛋、大量国内日资商店被袭击,有部分商店为避免受害,纷在门外贴出支持钓鱼岛属中国的标语。



菲驻华使馆吁国民警愓

另外,网传有中国大学生将组织人群,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菲律宾大使馆示威。菲大使馆周二晨虽然如常开放,但大批公安及便衣人员在附近街道巡逻戒备,并实施交通管制。

菲律宾驻华大使馆也向在中国居住的菲律宾人发出电邮,要求他们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公开谈论政治等的敏感议题。

据美联社报道,电邮的内容主要是警告在华菲律宾人要多加小心,尽量避免公开谈论政治议题,尤其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政治意见。电邮又要求在华菲律宾人一定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文化,遇上任何危机要即时通报大使馆及中国警察。

王毅:披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二晚针对南海仲裁结果出炉说,南海仲裁案“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裁决“侵犯了中方的合法权利”,明显越权,“不可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导,王毅还说,对于“这样一个程序和法律适用牵强附会、证据和事实认定漏洞百出的仲裁案”,中国人民“根本不会接受”。

但他提到,中国将继续坚持依据国际法,通过“直接当事方”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坚持维护各国‘依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

王毅表示,“南海仲裁案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这一本质必须予以彻底的揭露”,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恰恰是在依法维护国际法治和地区规则”。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周二早些时候在北京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庭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菲律宾违法行为和非法诉求基础上,它的存在不具备合法性,它做的一切裁决都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效力的。

针对美国对自己及其盟友打开海洋法治的“违法之门”的行为,陆慷表示美方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投机做法才是危险的,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中国官媒斥
美菲偕仲裁庭破坏国际法治

中国官媒再起舆论攻势,包括《人民日报》、环球网等都发表评论批评仲裁案,并指这是美国、菲律宾及国际常设仲裁法院联手破坏国际法治的举动及政治闹剧。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二发表题为“滥用国际法就是冲击国际秩序”的文章,再次强调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仲裁结果,重申仲裁案在法理上站不住脚。

文章指南中国海仲裁案是“政治闹剧”,形容仲裁庭是违背了国际法而建的“草台班子”,“中国岂会把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交付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合法性的仲裁庭品头论足?”

文章又指美国所代表的西方势力,长期在国际舞台上拿着“大喇叭”,明知所谓仲裁案在法理上站不住脚,却一意孤行强推。

文章还称,这桩仲裁关乎中国民族情感和国际形象,也关乎国际法治和公理正义,“中国坚定扞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际法治,这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署名文章“南海仲裁不过一张废纸”就指,菲律宾提出仲裁并非为了公平正义,而是一己私心,违背菲律宾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作出的承诺,旨在损害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文章又指仲裁庭无视黑白,严重损害国际法治。有鉴于此,中国绝不可能接受这“一张废纸”,更不会为此惊慌失措。

北京环球网则刊登“中国坚如磐石,任凭海浪臭鸡蛋撞上来”的社评,指仲裁结果本身是“一张废纸”,但如果有人藉仲裁兴风作浪,就将构成现实挑战,中国方面绝不会坐视不理,强咽苦果。

菲驻华使馆戒备严封路人车禁入

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菲律宾驻华大使馆戒备森严,大批警员及便衣封闭路口,禁止所有车辆和行人通行,提防有人组织游行示威活动。

中国网络早前流传有中国大学生将组织人群,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菲律宾大使馆示威。

大使馆周二虽然如常开放,但大批公安及便衣人员在附近街道巡逻戒备,并实施交通管制。另外,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向在中国居住的菲律宾人发出电邮,要求他们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公开谈论政治等的敏感议题。

根据美联社报道,电邮的内容主要是呼吁在华菲律宾人要多加小心,尽量避免公开谈论政治议题,尤其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政治意见。电邮又要求在华菲律宾人一定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明文件,遇上任何危机要即时通报大使馆及中国警察。

下午裁决结果公布后,当局未有松懈,大批警员在大使馆附近戒备,并封闭前往大使馆的道路,禁止车辆及行人进入接近大使馆。

中国游客仲裁法院前唱歌抗议

设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周二公布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一群身在荷兰的中国游客特地前往仲裁法院门前大唱《义勇军进行曲》抗议。

其间有人高举写有“南海是”和“中国”的纸张,又不时大呼“南海是中国的”、“中国胜利”等口号。

片段在网上曝光后,大批中国网民几乎一面倒大赞他们的行为,“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菲律宾的国土在历史上都是中国的,菲律宾,还回来”、“看的热血沸腾”。

虽然不少网民都不承认裁决,但网民也不“赞扬”他们的行动:“黑瞎子岛、海参威……都是中国的!这批人也去唱唱歌吗?”

菲中南海恩怨情仇

中国依九段线主张声称管辖南海约85.7%的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菲律宾则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索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双方因而发生摩擦。

菲律宾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中菲关系急速交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菲国前总统阿奎诺于2010年6月30日上任以来,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区域发生的纠纷如下:

★ 2011年2月25日,中国军舰在具争议的五方礁海域向3艘菲国渔船开火。

★ 2011年3月间,菲国能源部1艘研究船在礼乐滩附近遭中国公务船驱赶,菲国当时派出军机前往解围。

★ 2011年7月,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阿奎诺在发表国情咨文时,强调对南海菲占“自由群岛”的主张,并称考虑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

★ 2012年4月8日,菲国军舰“皮勒号”试图在黄岩岛海域拘捕“非法捕鱼”的中国渔民,遭中过执法船阻拦,双方发生约2个月对峙。

★ 2012年4月17日,菲律宾外交部邀请中国将黄岩岛争议交付国际仲裁,中国因而加强对菲国水果进口的管制,而菲美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也选在靠近南海的区域举行,中菲关系的裂痕扩大。

★ 2012年5月间,北京允许近百艘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海域捕鱼;中国旅行社停止办理赴菲旅游业务。

★ 2012年6月15日,阿奎诺下令撤回在黄岩岛与中舰对峙的菲国公务船。数日后,菲方指责中国未依“口头承诺”同时撤船,而中方则否认双方有这样的协议。菲国撤船后,中国实质控制了黄岩岛,禁止菲国渔民前往捕鱼。

★ 2012年9月5日,阿奎诺签署第29号行政命令,正式将南海菲索区域命名为“西菲律宾海”,范围包括吕宋海、中业岛所在的自由群岛周边水域以及黄岩岛海域。

★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已用尽一切外交手段与中国谈判无果,单方面将南海争议提交国际仲裁。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