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星游戏(3) 面对多重隐忧 造星陷困境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塑星游戏(3) 面对多重隐忧 造星陷困境

本地著名歌手经纪人黎纾廷表示,张栋梁(右)当初往台湾发展时,都有进行培训。
本地著名歌手经纪人黎纾廷表示,张栋梁(右)当初往台湾发展时,都有进行培训。

文:韩可欣
图:摄影组、受访单位提供



比对韩国和马来西亚练习生制度后,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大不同,而这样的变化是否能顺应马来西亚华语圈的环境,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造星模式,一切都是言之过早,熟悉本地娱乐圈生态环境的行内人,以及见证一名又一名韩国练习生出道逐渐成为巨星的追星族,又是怎么看待这个初步形成的制度呢?

本地资深行内人有话说

黎纾廷:需要培训模式



手上握有不少本地歌手经纪约的著名经纪人黎纾廷希望练习生这个模式能成功,“毕竟马来西亚乐坛真的需要一些培训和制度来支撑,不然以后很可能在线上就会不断出现网络窜红的素人不用培训就能成为艺人,又或者都是选秀比赛出身的艺人,单一的选择条件会让市场更见萎缩。”她表示不少本地歌手都有进行培训,“像张栋梁当初前往台湾发展的时候,他也会不断进行一些媒体应对的课程,只是不会像韩国练习生那么深入。”

她也提及韩国经纪公司之间的相互帮助,让练习生制度有了更长远的发展,“他们清楚知道自己在同一个生态环境里面,甚至可以进行跨公司合作,加上平台众多就很容易成为话题。但我们这里的经纪公司因为市场关系无法强大到创造出团体品牌,这是非常可惜的。”她也提到因为市场萎缩的关系,本地商家甚至会以商品取代出演价码,这样不健康的循环,也是本地与韩国娱乐圈最大的分别。

林奕秀乐见有新的培训新星模式进入大马华语娱圈。
林奕秀乐见有新的培训新星模式进入大马华语娱圈。

林奕秀:缺少平台曝光
★大马环球音乐中文部高级产品及宣传经理

练习生制度的历史不算长,但凡是娱乐圈内人,肯定都见识过韩流带给流行世界一个怎么样的巨大转变,因此这项制度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圈内注目讨论。本地华语圈内的资深行内人,以自身专业又是旁观者的身分有何见解,又会有什么建议提供给相关单位呢?

任职大马环球音乐中文部高级产品及宣传经理林奕秀表示,她乐见有新的培训新星模式进入马来西亚华语圈,“我觉得是个好事,只是本地让艺人曝光以及展现的平台不像韩国那么多,因此如果可以与国外的单位进行合作培训,我相信无论是资金抑或是课程方面,肯定会有不少的改善。”她也建议练习生出道的时候,可以直接在进行培训的国家持续发展,这样会比留在马来西亚打拼来得更有效果。

她举出例子,像是本地歌手Gin李幸倪以及出生于广州的张敬轩,他们在香港发展初时,粤语都是非常差劲,甚至不会。但他们选择在当地生活以及学习粤语,耗费不少时间终于打出名堂,他们今时可口操流利粤语,甚至还被误认为香港歌手,全赖愿意忍耐等待与学习语言。

王礼麟(小图)指东于哲是从海螺训练班出身。
王礼麟(小图)指东于哲是从海螺训练班出身。

王礼麟:资金成绊脚石
★摩尔娱乐总监兼东于哲经纪人

摩尔娱乐总监兼本地组合东于哲经纪人王礼麟认为马来西亚练习生的初步阶段,有点像当初他所接触的海螺训练班,“像东于哲就是从这个训练班出身的,马来西亚练习生的初步模式也非常贴近。”他认为资金投入的方式会成为这项制度的绊脚石,“韩国练习生制度成功的最大因素,其实也是资金无后顾之忧,练习生重点在培训,而无需烦出专辑或者造型要用到多少钱。如果本地持续依练习生付钱的模式进行,其实到头来就演变成一门自资发片的生意,当然没对没错,只能说是你情我愿了。”

而他也觉得本地导师的指导方式会较为温和,但这对于练习生来说,其实并不是好的现象,“过于温和可能导致学生听不进去,没有办法良好矫正学生的缺点,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不会有好素质。”也难以与国外的练习生进行抗衡,甚至引发出道后的问题连连。

发掘学员长处

首先接触首批马来西亚练习生的,便是他们的导师。从筛选过程到真正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去了解这群孩子们的天资与素质可达到什么程度之余,相处时间渐长,也会从中发现到练习生制度用在这群孩子身上是否可行,以及他们所展现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之前就有提到说,阿沁老师决定与《我就是我练习生计划》3名马来西亚练习生签约发片,他表示从培训期间,可以感受到马来西亚练习生对音乐的热情,对待培训课程也相当认真且有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成功的艺人必须像海绵般不断吸收与学习,他们都有着这样的特质,也是我觉得马来西亚练习生非常棒的部分。”他也发现马来西亚练习生有很多偏向唱将型或者是创作风格的能力,而台湾练习生则是偏向改编和舞蹈能力较长,希望未来可以多注重两地交流,以改善双方的不足。

而《星一代学堂》的导师李学勤就发现大马练习生的态度较为自我,面对导师给予的想法和疑问会稍微有些抗拒,“我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毕竟之前并没有人多加指点,因此心里就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因此刚开始会出现较为抗拒接受别人的想法。”李学勤希望经过一连串的课程,可以逐渐改善部分练习生这样的态度,能多加接受不同的声音,对增进自己的实力是肯定有所帮助的。

来自大马的李幸倪(右)和出生于广州的张敬轩,初到香港发展时,粤语不好,他们选择在当地生活及学习粤语,最终打出名堂 。
来自大马的李幸倪(右)和出生于广州的张敬轩,初到香港发展时,粤语不好,他们选择在当地生活及学习粤语,最终打出名堂 。

追星族:不看好本地练习生

看着韩国经纪公司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练习生,眼看着他们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巨星,受访的本地4名追星族,几乎一面倒不太能接受练习生模式进入马来西亚华语圈,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韩国练习生要从小培养到大;但马来西亚练习生多数已经是青少年,打好根基的时光已经溜走,加上造型包装始终走不出自己的风格,让他们觉得并不讨喜。

本地90后追星族林成耀、廖珮仪、陈诗盈以及蔡佩芩面对练习生制度进入马来西亚其实并不看好,从练习生背景、马来西亚文化到旧有马来西亚艺人的包装问题,都让他们觉得练习生制度要成熟还得需要一段很长远的时间。

蔡佩芩就提到现今小孩都有妈宝迹象,面对高强度的培训很可能没办法长时间负荷,加上是练习生付费的状况,让他们更加觉得难以维持下去,在韩国工作的廖珮仪听到这里就摇头,道:“这长期下去并不是办法,就像你想读大学,家里却没资金让你读的道理是一样,总有一天会被钱的问题影响到培训。”

而且这样的循环下,也会形成练习生的心态不正,认为自己付钱就是上帝,造成态度问题,对练习生制度如数家珍的林成耀道:“韩国练习生有很多都是家境不富裕的,即便是富家小孩,进入到练习生阶段均要接受强度训练,一有不慎便会淘汰出局,在一视同仁的情况下,练习生才得以专心培训,因为没有后路,所以能留到最后的练习生肯定都是优秀的。”

而他也提到国情不同的隐忧,“韩国练习生制度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建立,并且在政府、商家以及各个单位的支持下,几乎超过10年才逐渐成型,甚至牺牲了优秀的初代偶像当开荒牛,就是为了建设出稳定的基础。而马来西亚无论从国情、市场抑或人才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存在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态,得不到政府、本地群众和商家的金钱支持,其实真的很难建立起像韩流一般的水准。”

陈诗盈也提到本地艺人存在着包装问题,“无可否认本地有许多出色的歌手,但往往都输在包装、颜值问题,虽说这样有点直接,但群众终归还是会看包装,马来西亚直到现在都还无法掌握自己的时尚潮流,并且不断将韩风穿在身上,欠缺独特性之余,甚至因为没有个人特性而在群众面前变得吃力不讨好,隐忧很大。”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