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庫.擂茶椰漿飯

特約:林金城

與“近鄉情怯”無關。那天在我搬離家鄉十多廿年後,雖然不是頭一遭重返,但卻是第一次那麼專注的跟朋友到安邦新村,尋訪一道被他喻為傳奇性的客家食物。

我望向車窗興奮地說:“這些新村小路,都曾留下我童年時騎腳踏車閒逛的身影呢!”朋友故意放慢車速,停靠在一間木板廟前,搖下車窗,試圖讓我看得更加清楚:“你確定在15歲搬離安邦前,不曾吃過這攤擂茶飯?”

當然沒有。擂茶是90年代中期才開始在中馬地區流行開來,相信也是因為某先驅攤檔經媒體大肆報導後,刺激了市場所需,而使得這道本來只屬於客家地區,尤其是河婆人及海陸豐人家庭長久以來凝聚鄉情的食譜,從家庭廚房走出市井食肆。

記憶裡,雖然小時侯也曾在安邦吃過這種海陸豐人叫做“鹹茶”,河婆人稱作“擂茶”的飯湯食物。但次數少之又少,或許只有兩三次,在母親的客家朋友或同學家裡嚐到,僅屬於家庭式的,多少蒙上一層“外面吃不到”的秘密面紗。

就像我後來為了撰寫本地擂茶的演進,而走訪全馬許多河婆村,才發現方言純度越大的,幾乎都很難找到賣擂茶的食攤。這不難理解,因為這傳統食物都緊密地流傳在家家戶戶的各自廚房,形成一種家庭凝聚的力量。設攤販賣,倒是奇怪,家家戶戶都自己做,誰來買啊?除非老一輩的漸漸從家裡廚房隱退,年輕一代又難忍其工序繁多而漸行漸遠,又離鄉的人、想家的人、懷舊的人越來越多,90年代,擂茶和鹹茶正好“生逢其時”,蓄勢待發,從都市出發再回歸鄉村,不止滿足上述所需,同時也以一身健康綠色,跨方言群、跨世代地打開全新“市場”。

那天,應該是千禧年前夕,時值1999年歲末。當時的我還沒對飲食產生任何求知興趣,我們就在這攤位於安邦新村17路飛來寺旁的麵攤,品嚐了據說一周只賣一次的擂茶飯。來自北馬的朋友志在分享他眼中“新奇”而美味的食物,我卻因為眼前一碗綠色誘人的擂茶湯,而掉入童年記憶。記得當時顧攤的阿嫂用客家話問道:“你朋友說你是安邦人,是嗎?”我羞澀地點頭,用很爛的客家話回答:“初中三就離開了。”

在我心中,椰漿飯比擂茶美味

一晃眼,已是16年前的事。

今天故地重游,同樣與朋友同行,卻換成另一位。這期間也曾吃過兩三次,都是一些友人打包給我的。

走向攤前點食的時候,顧攤的靚仔劉金發一眼把我認出來,說常在報章媒體見到我。我急轉話題,問以前的阿嫂呢?他說遺憾之前有機會上電視美食節目時,母親卻已離世兩年……這時,我不經意望向攤前的玻璃框,發現朝內貼著一小張人頭照,近看,終於與16年前的阿嫂打了一次照面。

金發說他21歲(1994年)便開始跟在母親余玉嬌身邊設攤賣麵,起初就只提供清湯、咖哩、乾撈粉麵和陽春版的椰漿飯等。由於母親是來自芙蓉的海陸豐客,所以常會在家裡做“鹹茶”吃。其實在設攤之初,母親並沒想過要賣“鹹茶”,只是偶爾會在休假日應一些鄰居婦女要求,幫她們在家裡製做“鹹茶”罷了。後來便乾脆推出,每週一次。由於市面上都跟從河婆叫法稱為“擂茶”,加上麵攤位于飛來寺旁,於是“飛來寺擂茶”一名就這樣流傳開來。

金發笑說,當初推出“擂茶”時,天真的以為用傳統擂缽和擂棒來磨製擂茶膏即可,怎知讓顧客等了老半天,後來才學會用調理機替代。“飛來寺擂茶”的盛名,其實早已遠播,其濃郁香醇的擂茶湯,遵從傳統的蒜米燜飯,以及各種饗料,如唐山蒜仔、油麥菜、豆角、菜心、豆乾、菜脯碎、蝦米碎、花生米等,新鮮到位。尤其菜脯碎摻合了蝦米,分原味和辣味兩種,後者惹味非常,要大力推薦。

其實,這食攤還真的很“貪心”,除了固定星期幾賣什麼食物外,每天還提供清湯、乾撈麵食、雲吞麵、水餃、各式釀料和炸魚餅,如果不在心裡先打個稿,還真的臨場不知所措。所以,許多食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週末兩天和星期二的“擂茶日”。其實,金發的黃酒雞湯米粉和黃酒乾炒米粉都不錯,炸鮫魚魚餅(分原味和菜肉)也非常好吃,尤其星期五的椰漿飯,更是我心目中比“擂茶”還值得期待的美味。

我稱這椰漿飯為“擂茶椰漿飯”,不是因為它有擂茶原素,而是它的青菜(空心菜和豆角)都切成像擂茶饗料般的粒狀,再配上形如饗料的肉碎菜脯、花生米和炸江魚仔等,混合一起吃,還真的很“擂茶”呢!

飛來寺擂茶

創始年: 1994年

地址: 972A, Jalan 17, Kampung Baru Ampamg, Ampamg, Selangor.

營業時間: 08:00–13:00(星期四)~黃酒雞湯米粉/黃酒乾炒米粉;08:00–13:00(星期五)~椰漿飯;08:00–14:00(星期二、六、日)~擂茶(09:15之後);星期一、三休息

電話: 016-9559115(劉金發)

GPS: N 03o08.484’ E101o45.730’

林金城■“知食分子.人文空間”總監、品牌創意顧問、美食專欄作家、電視美食節目顧問、詩人(隔周刊出)
擂茶

椰漿飯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