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聞‧帶便當可以很時尚!

時尚便當達人-攜帶便當盒很老土?其實不然!相比起沒有靈魂,材質既不安全又不環保的塑料盒、保麗龍或紙袋,各式各樣的便當盒反而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道城市風景,外在吸睛、內在美味。

報導:陳筱柔

攝影:楊智聰

時尚的都會男女,多是外食族,有誰還會大清早起身,為自己準備便當呢?

帶便當去上學或工作,簡直是小時候,或在鄉鎮才做的事!

然而,隨著環保健康飲食概念的崛起,以及簡單營養的便當食譜面市,還有,那一格格設計實用且美觀的便當飯盒,讓人感覺帶便當去上班,也可以是一種時尚!

幸福滋味 溫暖一日心情

便當,是幸福與人生的縮影。

打開便當盒看見食物、聞到香氣的那一瞬間,仿佛頓時就有了面對生活的力量!

兩個熱愛生命的便當女,用文字與圖像訴說她們與便當的故事。

廚房飄來媽媽做便當的熟悉香氣;帶著便當上學去,下課時同學們打開便當一邊吃飯,眼睛一邊偷瞄隔壁小明的飯菜好像比較吸引;跟同學打鬧一不小心打翻便當,只能餓著肚子回家……

曾幾何時,你我都有過攜帶便當上學、上班的經歷,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當變得如此遙遠又陌生,更不再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習慣了即用即棄的保麗龍和紙袋,很多人甚至可能遺忘了打開便當盒蓋時,那份暖呼呼的心情。

慶幸的是,我們總會遇到想要留住美好事物的“有心人”,五月份某個周末在Kinokuniya遇見兩個“兜售”便當書的嬌小身影,正是戀戀不捨本土便當文化的城市便當女:張麗珠和李軍。

前者是撰寫飲食文章多年的道地檳城人,另一個則是長年居住吉隆坡的資深廣告人,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熟女,卻因為對于食物與便當的熱愛而走在一起,然后自資出了一本叫做《便當俱樂部》的夢想書。

眼前擺放的各式各樣便當則是李軍從世界各地搜集回來的部分便當收藏品。我猜,關于便當的故事,她應該可以滔滔不絕從外形、設計、顏色、食材……說上一整天。左下圖是李軍最常用的便當盒。

善用本地食材 天天新花樣

“其實,很多國家到今天,便當文化還是非常普及,比如:日本、臺灣、中國、印度等,但馬來西亞卻越來越少人這樣做。幾年前,檳城博物館曾經辦過古董便當展覽,我去看了那個展覽,也寫了一些報導。后來跟李軍聊起,我們就覺得應該要做一些東西,讓這些便當飲食文化有一個延續篇,尤其是現代人外食太多,都不知道該吃什麼了。”之前曾經是報館記者的麗珠在機緣巧合下認識李軍,后來也合作過以“畫”為主的飲食專欄,在工作和思想上開始和李軍有更多交流,各種淵源都成為了這本書的催化劑。

“嗯,我記得自己是2011年開始用便當,后來去看了那個展覽並約麗珠見面。然后,大家就開始談到應該出一本這樣的便當書,鼓勵大家去做便當和帶便當。但是,人們做不到便當的兩個最主要問題是,一時間太趕,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利用本地食材來製作自己的本土便當。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了解本土便當文化,也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帶便當這件事當成很老土落伍的事情。看,我拿著這個便當你會覺得很老土嗎?”她指著自己從世界各地搜集來的便當,認真地述說著帶便當其實也可以很時尚。

做便當講求一個情字

一個人如果愛自己愛家人,應該就會愛做便當。

為自己為家人準備便當,講求一個情字,便當盒裡裝著的不只是飯和菜,更是滿滿的愛與關懷……

比起幾乎天天自帶便當的城市人李軍,家在檳城的麗珠反而比較少自己動手做便當,一來是檳城遍地都可以找到熱騰騰的美食,即使不外食的日子,由于家中常年開伙,也可以攜帶自家飯菜上班,籌備這本書的過程中,更讓她發現便當原來真的可以有很多變化,絕對不只是飯菜那麼簡單。

“六七十年代,很多人都是帶便當去工作的,只是隨著時代變遷,外食變得太普遍,我國的便當文化才逐漸式微。其實,便當真的非常節省時間,也節省金錢。反正啊!無論你帶什麼便當,或別人怎麼看你,但你願意帶著它,必然是你喜歡的食物。所以,一份便當才會讓你感覺到溫暖和人情。我希望人人都能從帶便當開始,發現一些生活中不一樣的樂趣,從看似無關重要的小東西中找到另一番情趣。”看似雜亂無章的食材之間,隱藏著人與食物之間最溫暖的情感。

食物魔法盒-你記憶中或想像中的便當是什麼模樣?便當盒如同一個魔法盒,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和需求變化,打開盒蓋時的飯菜香,是專屬個人的溫暖幸福滋味。

環保省錢,滿滿愛意

“因為我是自由工作者,時間比較有彈性,所以經常會帶著便當去客戶的公司,哈哈。更重要的是,我在過程中學會了更愛自己一些,畢竟,在吉隆坡出去吃一餐也很麻煩。除非你的公司在購物商場則另當別論,價錢也不便宜。其實,只要懂得把剩下的菜肴稍微變化,早上只要花15分鐘就可製作出便當,認真計算,實際上幫你減少很多駕車外出的時間。”對于李軍而言,做便當或帶便當,不僅是為了環保或省錢,更包含了一份愛意。

“一個人如果愛自己、愛家人,就應該要愛做便當。便當是講求一個情字,是為了自己和家人好。從這個觀點出發,你就不會覺得便當很麻煩。我覺得人生每件事,都應該從愛與感情出發。便當和口味,都是愛與感情的象徵。”她笑言人活到這個年紀(其實也沒有多老……),總想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對自己有個交代,從自己小小的力量開始讓人們重新看見便當的美好,就是其一。

“我和麗珠都希望,能夠讓便當變成一個生活文化,透過書中的字裏行間與圖像,讓人們對便當產生很美麗的感覺。因為,吃飯是一件幸福的事,便當,也一樣!”

自資出書留下便當足跡

越來越都會化的社會環境,人們的飲食已經常態性過度倚靠商業化的餐飲服務。六月份,八打靈再也市政局開始全面禁止使用保麗龍,這項措施是否會推動當地的便當文化或自帶便當盒去打包,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但至少可以成為讓人們重新思考“便當”這兩個字的契機。李軍笑著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自然會看見便當的美好。

“你知道嗎?我發現一個人的性格,其實會反映在他的便當上,打開便當盒或多或少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性格,因為每個便當都有自己的特色。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可以給你最好的味道,除了你自己!”幾年前開始把準備便當和攜帶便當上班當成樂趣的李軍,離開廣告界恢復自由身后,開始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夢想,與麗珠兩人自資出版“便當俱樂部”書籍,其實也是夢想之一。

擔心書本銷量嗎?

李軍:“其實我不擔心書本銷量不好,反正無論結果如何,完成了,就是一段美麗的人生。”

麗珠:“嗯,書本先做出來,再看看會怎麼樣咯!反正一開始的概念,只是想在飲食文化這一塊留下一些印記,讓更多人看見馬來西亞的飲食和便當文化。”

自資出版一本書寫便當故事的《便當俱樂部》,其實並沒有什麼大計划,不過只是想要留下一些屬于她,和她的夢想與便當足跡。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