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員:不排除交易商囤貨 海上漂油等好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分析員:不排除交易商囤貨 海上漂油等好價

自3月以來,越來越多油輪“慢航”在新加坡港口附近,已成為海上一大奇景。(◆攝影:李原)
自3月以來,越來越多油輪“慢航”在新加坡港口附近,已成為海上一大奇景。(◆攝影:李原)

獨家報導:吳俐瑩
(吉隆坡18日訊)由于陸地上已沒有地方供卸載產量過剩的原油,導致停泊世界各港口的油輪數量大增,然而這背后或許還有另一個原因,即原油交易商正等待油價大反彈時,再出貨賺一筆!



豐隆投資銀行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員回應《中國報》詢問時指出,基本上這個說法成立。

“既然陸地空間已爆滿,油商就先把油都存在海上(油輪),趁在成長勢頭上的油價再進一步反彈時,才出貨賺一把,非常合理。”

原油供應過剩



他解釋,況且油價今年來有復甦跡象,交易商也不介意“囤貨”等待好價,反正油市都低迷了這么長一段時間。

“BBC中文網”報導,倫敦船舶分析公司克拉克森(Clarkson)數據顯示,今年5月尾,在世界各港口停泊的油輪,已從85艘增加到120艘。

《中國報》曾于5月24日搶先獨家報導,新加坡外海從東邊的樟宜到西邊的裕廊島,停了大約40艘超級油輪,主要是原油供應過剩,導致陸地上儲存石油的空間爆滿,運送原油的油輪只好在海上慢航。

該分析員指出,早前油市低迷,油輪也同樣經營艱難,面對需求疲弱沒生意的窘境;如今原油交易商充分利用(油輪)來儲存油,為這些油輪業者帶來生意,求之不得。

“只是此舉帶來的潛在隱憂是拖累油市的復甦進度。在市場消耗著陸地上的油儲之際,其實海上還有一大批油儲等待湧進市場,油市復甦或較緩慢。”

倫敦咨詢公司MSI的蒂姆史密斯則認為,隨著油價上漲,這些海上庫存料可逐步轉移到在岸儲的儲存區,煉油廠也將加速消化這些石油,緩解這些海上油輪積壓的困境。

不過,如今油價從之前的每桶50美元(約199令吉)回落至45美元左右(約179令吉)未有起色,相信短期內交易商還虧本賣不出,相信仍需在海上“漂泊”好一段日子。

海上囤油不利油價

豐隆投銀分析員認為,“海上儲油”的做法,確實是對油價不利的舉動,因此全年油價預測料將介于每桶45美元至50美元(約179至199令吉)。

“想像一下,市場好不容易才消耗掉陸地上的存貨,卻有一大批貨在海上排隊等著進場,以今年不受看好的市道,需求再好轉也難以消化這大批的供應,市場復甦也有限。”

他認為,在油市,需求向來都不難預測,反而供應最難預料,這些年來油價落得如斯田地,也是因為“供應”惹的禍。

儘管如今原油供應已算收斂,帶動油價回揚,但整體市場需求不振,甚至在每況愈下,他認為,油價今年難有大突破。

截至大馬時間下午3時, 紐約原油8月期貨仍處于每桶45.83美元(約182令吉),跌12美分(約48仙);布蘭特原油9月期貨價則每桶報47.57(約189令吉),跌4美分(約15.9仙)。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