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枝:無弦琴──香港的專欄特色

在20年前,專欄在華文報還不是熱門的項目。

由于本地華文報當時剪用香港報章的專欄文稿,讀者有機會讀到香港專欄作家的精彩文章,不止令本地報刊經營人領悟,精簡文章比長篇生硬的大塊文章更受歡迎,也有助報份的增加。于是逐漸培育本地專欄寫作人,開出版位設立專欄空間。到本世紀初,華文報出現了不少寫專欄的高手,而專欄的讀者,佔總讀者人數的很大比率。

有必要順帶說出的一件事。

香港中文報的內容分類,以專欄佔最大比例,原因是香港人居住空間小,時間不夠用,連閱讀也求精簡省時。如此需求下,香港報紙的專欄多,也造就了大量優秀的專欄作家,如王亭之、哈公、簡而清、李碧華、蔡瀾、陶傑等過百人。

我于80年代,在香港的《東方日報》用不同筆名每日寫几個專欄,據知每日在這份當時最大銷量的日報上,寫長期專欄的就有22人。

到今日為止,像《信報》、《東方》、《星島》、《明報》,每日各報維持兩三個全版,讓讀者讀到超過20篇的專欄文章。

————走過四十年賣文歲月(21)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