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伊格言的兩本書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林韋地:真醫生假文青──伊格言的兩本書

台灣作家伊格言來到書店分享的幾個星期前,我讀了他的長篇小說《噬夢人》和《零地點》。第一次知道伊格言,是剛接手書店的時候,那時候覺得自己書讀得太少,對文學也不是很懂,剛好那時候伊格言出了一本名為《幻事錄》的文學推介書,談了馬奎斯、村上春樹、艾利絲孟若、駱以軍等小說名家,我一讀就非常喜歡,就在書店主打,也因為這樣,在面子書上算是認識了伊格言,有小小的互動。



《噬夢人》是伊格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大約是伊格言十年前創作的作品,在2010年由聯合文學出版。那時還是新人的伊格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就得到了台灣文壇大咖的聯袂推薦,包括來自大馬的陳大為、黃錦樹、鍾怡雯。

《噬夢人》是一部非常認真的科幻小說,兼具心理學、醫學和文學背景的伊格言,以無比龐大的維基百科式註解,建構起一個2297年的世界。相比起伊格言這好萊塢式的豪華大作,駱以軍的科幻根本就像預算有限的小獨立電影。

閱讀這本小說時,我反思著作者如此認真地虛構的動機。是否在一個純中文的世界裡,擠滿精英的島嶼上,當許多題材都已被書寫時,一個文字工作者因此感受到了虛構之必要,去建構一個自己心中或夢中或腦海裡的龐大世界,在建構或虛構的途徑追求一種文本上的美。



雖然伊格言在書后和駱以軍的對談裡,說他仍是在指涉現實。

閱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又在網上看到許多人進入作者這世界后的觀感,和對這虛構世界的回應。我突然有些感觸,好像我們都被艱困的現實困住太久了。這國度的太多事情,需要還沒有被人用華文書寫,或是都沒有人寫,而有人寫華文就已經很好了。這處境造成起跑點之不同,或許我們的寫作,需要試著更深一層地去體會我們國度裡的(或國度也是不必要的)虛構之可能,虛構之必要。

在《噬夢人》之后,我讀了伊格言的第二部長篇小說《零地點》。伊格言之前在面子書和我說我一定很快就讀完了,結果確實如此,因為非常流暢,好看,讓人上癮似地一頁接著一頁地翻下去。

相較實驗性強,比較接近純文學,以虛構建立起巨大美學世界的《噬夢人》,文、醫、心理兼具的伊格言在《零地點》裡,面對現實而且火力全開。故事講述台灣核四完工后發生核災,整個台灣北部變成一座廢墟,小說所運用的材料,都是我們熟悉的人事物,從馬英九、蘇貞昌、劉寶傑到台電。

通常寫這種很靠近現實的小說,一不小心就會顯得悲情而不美,太多無謂的控訴,或太多主觀立場和動機。但伊格言處理得非常好,無論是要控訴什麼,《零地點》首先仍是一部非常有娛樂性,而且非常好看的小說。

全書我最喜歡這段:“但他(劉寶傑)卻突然笑出聲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他笑了又哭,邊哭邊笑。’我,我真希望我們今晚可以再來討論外星人。’”

在家裡的電視看了劉寶傑這麼多年,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我竟然會被伊格言筆下的劉寶傑感動到想哭。

對我來說,這比核災或政治還要更超現實啊!

在新加坡當醫生、“草根書室”董事,曾獲花蹤文學獎、大馬中文部落格祭最佳藝文部落格獎。出版文集《在第一本書之前》、《不可一世》、《于是》、《兩醫之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