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大丈夫(第三篇) 上癮了不可能說戒就戒 吸冰毒 一點都不酷
獨家報導:潘有文
獨家攝影:陳梓健
今時今日,大馬社會仍受毒品荼害,但和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已是軟性毒品如冰毒、搖頭丸的“天下”,白粉和大麻已經“式微”。
尤其對人體破壞力強烈的冰毒,更是大行其道。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吸冰毒者以認為,冰毒可以說戒就戒,而且也比傳統毒品“高級”,可以放心碰。
冰毒可以說戒就戒?吸冰毒會比較高級?錯!錯!錯!
牧者福音戒毒中心的總幹事李福傳牧師說,很多吸冰毒者有一個盲點,即他們覺得這只是一個嗜好而已。
這是由於吸冰毒,不像使用硬性毒品如海洛因般會出現脫癮現像,因此他們覺得想要時就吸兩口,不要也無所謂,就像喝酒,一個星期喝兩杯。
李福傳牧師指出,這種思想是一個盲點,一些吸冰毒者會說“我們不像吸白粉的”,言下之意即是使用毒品也分了階級,冰毒的等級高於傳統的硬性毒品,只是一種玩意兒和興趣。
“當吸冰毒者發現不對勁時,已經太遲了。”
神智不清
49歲的李福傳,曾經使用毒品,後來重生,如今除了是神職人員,同時是牧者福音戒毒中心的總幹事,盡力幫助吸毒者戒毒。
他從事戒毒工作多年,發現在吸冰毒者意識中,總會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在想,這類人是癲得很正常,因為他們把所看到和所想到的事,都當成是正常的,所以你向對方說他不正常,對方會很生氣,對方認為自己看的事物都是真的,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這個情況非常糟糕。”
他舉例,之前一對疑似使用軟性毒的男女去到武吉阿曼警察總部,女的說自己是醫生,男生自稱是警員,這即是他們可能使用冰毒後,已投入了相關角色,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覺得他們所說都是是真實的事。
“試一試”害人不淺
靠意志力 戰勝毒癮
李福傳13歲時隨著同學一起逃學吸煙,這樣的年紀大夥都愛做著同樣的事情,當其他同學一起吸食海洛因,他也陷入了這個泥沼之中。
經過9年的吸食毒品日子,最後他成功在戒毒中心,以兩個星期戒掉了對毒品的依賴。
“我使用海洛因9年,但脫癮可能只要兩個星期,這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沒有時間界限,還一直需要步步為營。”
當年,他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不應該沉淪在毒海之中,於是鐵了心要戒毒,這個意志堅定下來,讓他的明天有了新方向。
冰毒令人失控
“開始戒毒數天會有脫癮現像,例如流眼淚和打哈欠。但這一切都與意志有關,我很想戒掉毒癮,內心會比較堅定和平靜。”
回想開始接觸毒品時,已有朋友告誡他說毒品會讓人上癮,當時他心裡想:只是試一下,沒大不了。
當他最初使用毒品時會嘔吐和頭痛,非常的不適應;當食用後兩三個小時內,整個人好像麻痺了,並且出現無法形容的快感,同時享受那種輕飄飄、無憂無慮、腦袋一片空白的感覺。
因此,對於毒品,李福傳牧師分析說:“吸白粉者生理上不上癮,但心理會上癮。”
如今,他一直協助許多毒海沉淪者,與其他脫離毒海的人,一起救出許多毒品受害者,使他們不再泥足深陷。
近十年,他發現軟性毒品,尤其是使用冰毒者的情況日益增加,已出現失控的情況;他擔憂的是:以前的硬性毒品不會傷害腦神經,但冰毒這類軟性毒品,卻大大傷害了使用者的腦神經。
“傳統毒品如鴉片、海洛因和軟性毒品不同,傳統毒品只是讓人上癮或藉此壯膽,但冰毒會令人失控。”
免毒蟲發狂先順應要求
李福傳牧師指出,使用冰毒者發作時,如果出現殺人行為,可能是屬於針對性的方式,例如因為向家人索錢不逐才發狂,並不是見人就殺。
“當他們要繼續達到某些目標,一直有人阻止他,相信他還是會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對方已經不受控制,他們要的就要給他們,不然他們就會傷害人。”
在他看來,使用冰毒者或並非突然發狂而四處傷人,而是因為得不到所要的才會發狂。
他指出,冰毒戒毒者的脫癮現象開始會掙扎,但大多數時候是一直在睡覺,戒毒中心會把他們固定在房間內,房外有人陪伴他。
“他們的脫癮現像不致於像海洛因或鴉片這么嚴重,大多數是睡覺,起來喝水上廁所,有些只吃一些飯,大多數時候是昏昏沉沉。”前兩個月,該中心有一個戒冰毒的個案,此人常常會自己和自己說話,或者是對牆壁自言自語,這是使用冰毒後的一種現像。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他遇上靈異的東西或者已傻掉,但經過整個月後,他開始出來和常人一起生活,目前看到算是正常。”
行為異常被當鬼上身
“這個社會對冰毒或軟性毒品的覺醒不夠!”
李福傳的親友中出現一個使用冰毒者,但他們一直以為是靈體附身或人品問題,雖然他已告訴他們這是冰毒所致,但對方卻有保留。
這名冰毒受害者越來越變本加厲,開始針對家人和攻擊家人,甚至辱罵其妻子,如果不正視和處理,相信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他攻擊家人一定有原因,當初其妻與他結婚時是好好的,但因為使用冰毒,才有這種情況出現,因此必須針對這個情況解決問題。”
由於許多人對冰毒的認知不足,不理解冰毒帶來的影響,以為是其他不知名原因,因此無法對症下藥,以好好的處理使用冰毒者的問題。
不想走老路
別找舊朋友
使用毒品的人,想要重新生活,需要建立新的朋友圈,但這並不是一件易事,他們需要耐心和決心,才能找到生活的另一個出口。
李福傳牧師表示,毒海重生的人要發展新生活圈子不易,如果是找回老朋友,可能又走上老路。
他以自身為例,在他戒毒之後,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去找舊朋友,即使有去找這些朋友,也需要戒毒中心的資深戒毒者陪伴。
“這是我們戒毒中心的規定,不能單獨行動,否則擔心戒毒者又抽煙吸毒。有假期時可以回家,但一定要有Senior(資深戒毒者)在一起。後來我完全沒有接觸那些老朋友,直到現在;只是偶有聽到一些消息。”
他下定決心建立新的朋友圈,在戒毒中心一年多後,就到神學院受訓成為神職人員,之後交了女朋友,成家立室,開啟了生命新篇章。
其實,一些已經開始戒毒的人,希望其他“同道”也改過自新,如果戒毒中心不允許他們與舊朋友見面,是否不人道呢?
李牧師指出,首先是要確定找回舊朋友有何幫助和目的,若是想協助同道,必須先打好自己的根基,站穩了才去做這件事。
“要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想做好事,但根基不穩,易被扯回去。”
因此,他負責的戒毒中心規定,早上八九時出門回家的初級戒毒者,必須於傍晚6時家回到戒毒中心,並且接受尿液測試,這是一種防範措施,避免他們重蹈覆徹。
戒毒所不是大學莫挑剔
孩子染毒需要戒毒,請迅速解決問題,不要東挑西選,不要以為是在為他們挑選大學!
李福傳牧師管理戒毒中心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戒毒者,也見識了栽培草莓族的家長,讓他有些哭笑不得。
該戒毒中心去年從吉隆坡華聯花園搬至雪蘭莪州的雙溪毛糯,不管在何處都見識到了欲讓孩子戒毒的家長,讓人抓頭不解的一面。
“這些家長會從外地來看環境,這是讓孩子進大學還是什麼嗎?已經有問題了,就要趕快把他帶來,卻還要先來巡視一下?”
這些家長提出的問題包括:吃些什麼?能否買私底下買洗衣機給孩子專用?可以給錢請人幫孩子洗衣服嗎?
“孩子已是草莓族,這樣做讓孩子更加草莓。父母知道孩子的情況有多嚴重嗎?還要給孩子最好的?”
就他而言,這些使用毒品的孩子,之前可能就是由於容易得到太多東西而覺得空虛,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或是造成他們陷入毒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