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黃漢仁辦好家庭式工廠 琢磨每一步 鞋守26載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行我業.黃漢仁辦好家庭式工廠 琢磨每一步 鞋守26載

鞋楦(腳模)印上鞋底后,黃漢仁示範如何依據腳型配上鞋帶。
鞋楦(腳模)印上鞋底后,黃漢仁示範如何依據腳型配上鞋帶。

獨家報導:陳欣儀
獨家攝影:謝志明
(怡保21日訊)紅泥山手工鞋業曾在70年代蓬勃發展,隨著時代變遷不少人投身各界,傳統制鞋業已不復往日輝煌。然而,在紅泥山新村一條不起眼的小巷,仍有村民經營著傳統家庭式制鞋廠。



從小接觸制鞋業,在這行已有26年的經驗的黃漢仁,便是這家名為苗苗傳統家庭式制鞋廠的老闆。

外形高瘦的他透露,家中共有18位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年紀輕輕便隨著家人制鞋,他的2名哥哥也曾經營制鞋廠,唯傳統的制鞋手法已遭社會淘汰,且年事已高,現都已結束營業,如今家中只剩他一人經營制鞋廠。

一開始黃漢仁並不從事這行業,他曾在家具店工作8個月,也到新加坡學做蛋糕1年,但他早已心系鞋業,在接觸各行業及學習不同的知識后,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制鞋廠生意。



早期的他,也曾報讀制鞋課程,太太和孩子也一同隨行,瞭解鞋子的結構、長度及尺碼等,同時也學習基本的制鞋方法。

從製作到包裝,黃漢仁都親力親為。接獲顧客訂單后,他會先依據鞋子的質性挑選材料,再為員工講解製作過程。他說,制鞋基本分為3大部分,即鞋面、鞋底和包裝。整個過程採取半手工、半機械的製作方法,極講究功夫和技巧,稍有差池便會毀了鞋子,而其製作的鞋主要有單跟高跟鞋、平底鞋及鬆糕鞋等。

妻兒是得力助手

“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我做什么他們便做什么,因此他們對制鞋有一定的瞭解。”如今太太和孩子更是他的得力助手,把制鞋廠打理得井井有條”

他表示無意擴大其家庭式制鞋廠,因他想和附近的小型制鞋廠合作,帶給他們做生意的機會。同時,若他接下大量訂單,也缺乏人手去應付,所以至今仍保留其家庭式制鞋廠。

黃漢仁育有4名孩子,被問及孩子是否會繼承他一生心血,他笑說,一直以來他很支持孩子的決定。他鼓勵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拓展視野,並表示不會勉強他們接手生意。

理論和實踐並重

黃漢仁堅信,理論和實踐一樣重要。因為理論只供給基本知識,你不接觸,不親手做,依然無法充分掌握制鞋的精準之處。

他認為持有文憑也未必能做出一雙好鞋,因缺乏經驗,技術不純熟。唯有常做,累積經驗,才能穩打穩紮。

很多時候,他的靈感都是從“環境”中所獲得。他會接觸各行各業,如發現某手法對其制鞋業有幫助,便會引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員工彼此學習

黃漢仁的制鞋廠內皆是老員工,都是本地人,工作超過10年以上。他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彼此分享,彼此學習。

他說,他對待員工很有耐心,從不會大聲斥喝他們,更不會以老闆的姿態命令他們。凡事都能好好商量,要聆聽他們的心聲,多諒解他們,才會被尊重。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