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多數與家庭問題有關  青少年自殺大人有錯

曾企圖自殺者,若依舊無法獲得身邊的人關懷,可能再次做傻事。(取自面子書)

報導:黃慧琪

揮別自殺(自殺迷思)(中篇)

(新山21日訊)青少年自殺原因,離不開“家庭”!

許多人批判,現今的青少年性格問題多,如叛逆、抗壓性低、沒有能力等。

新加坡飛躍家庭服務中心資深輔導老師陳恩瀚指出,表面上看起來或許是這樣,但若更深一層看去,其實這些因素都是大人們沒有做好本分,是大人虧待了青少年所致。

他日前受自殘與自殺防護工作坊邀請到新山主講時,針對社會自殺問題日趨嚴重的現象,如此分析和探討。

他指出,社會發展迅速,每人內心都渴望有朝一日成功,但成功背后的壓力難以想像,以致很多人把自殺,當成擺脫現實的途徑。

針對青少年自殺情況,陳恩瀚說:“青少年擁有自殺傾向,原因有很多,也很複雜,但一般上多數離不開家庭。”

他指出,家庭解組、家庭破裂、親子關係不佳、被家人的忽略,以及在家庭的溝通不良,這些問題都與青少年自殺有關。

親子關係不佳

陳氏解釋,家庭解組的意思包括,如家庭有人離世、家裡有人分居離婚,家庭有暴力行為,政府會介入將施暴者帶走,雖然這目的是讓孩子安全,但這也會造成家庭解組問題。

他也提及,家庭因素導致青少年自殺的說法,並不是在怪罪成人,而是希望成人深思后,可以多做一些事情或多說一句話,把希望帶給四週。

陳恩瀚強調,一個人選擇自殺的原因非常複雜,除了上述家庭因素,若加上工作、考試成績或人際關係等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個人情緒,一個人不會因為單一原因就自殺。

流露自殺傾向代表需幫助

價值觀的判斷,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陳恩瀚說,當一個人向你流露有自殺傾向時,你當下第一個反應,將會對他有著巨大的影響。

他說,如果你當下流露的反應是“唉,你媽媽養你這么大,還不會想啊?”等訓斥反應時,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勸阻一個人自殺,但其實是弄巧反拙。

陳氏說,當一個人向你透露自殺征兆,就代表當時他相信你,並且向你傳達“我需要幫助”訊號,這是他們另一種的“溝通方式”。

“但若你平時認為要自殺的人,是弱者甚至行為愚蠢,當接收到求助訊號也不以為意時,對方很有可能因此自殺。”

他強調,自殺不是懦弱表現,而是一種急須別人幫助的訊號,表示自殺者經常處于極大的痛苦中,並渴求脫離痛苦。

家醜不外揚不能阻悲劇

“家醜不外揚”,不代表就能阻止悲劇發生!

自殺和家暴是社會最普及化的問題,也一直在人們周圍發生,但因為許多人抱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價值觀,以致上述問題無法全面揭露。

陳恩瀚說,報章經常報導一則自殺新聞時,道出死者親友常稱死者是很樂觀的人,不解為何對方突然自殺。

他說,這樣的寫法會讓人以為自殺是突然性的,但其實不是,自殺者通常在自殺前,一定有不尋常舉動,只是在等一個人詢問或開導而已。

他說,發生上述事情后,當事人選擇不講、不討論,選擇隱瞞,但不代表這類事件就會停止發生。

他希望,人們應抱著正面及正向的方式探討此問題,而不是抱有批評、羞辱,讓有關家庭背負罪惡感的心情。

沒有人關懷容易自殺

大多數有自殺念頭的人,都會反覆問自己:“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留下?”,或“有沒有人了解我?”等問題,若自問了很多遍都沒有答案的話,那他將會自殺。

陳恩瀚說,有人認為,常說要自殺的人不會真的去自殺,但他解釋,雖然現實中不排除以上情況,但不代表每人說想自殺都是“玩玩”而已。

他說,這時,可以通過對方是否有完善尋死計劃和方式,來判斷對方是否認真想自殺。

他說,人們應抱持著正確的態度和關懷,來幫助欲自殺的人擺脫負面的念頭。

自殺前會有征兆

青少年自殺前都有征兆,就看家人是否用心留意“求救訊號”!

陳恩瀚說,一般青少年自殺前都會有預警,付諸行動前,一定會有許多方式向外界發出求救警訊。

他說,曾經企圖自殺、有明確自殺計劃、家庭曾有人自殺、突然對生活失去興趣,以及常活在和無助和絕望感之中的青少年,會容易有輕生念頭。

陳氏建議大家從青少年的生活習慣突破改變、把有紀念性物品送人、情緒不穩定、常提到與死亡有關的話題、言語上表示希望自己死亡,或突然有飲酒行為來麻醉自己等,來判斷青少年是否有自殺念頭,並且主動發出關懷。

他也說,上述的情況只是一個行為的趨向,但不表示有上述舉動的人內心渴望自殺,還是要視情況而定。

向你傾訴勿給空泛保證

當有人向你傾訴時,不要太快給予虛構空泛保證,否則會失去聆聽的機會。

陳恩瀚說,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聽見有人想自尋短見時,都會太快給對方宗教信仰的條規及想法,雖然這是真理,但同時會失去一個“關係”及聆聽的機會。

他舉例,若一個人向你傾訴內心世界時,你的反映是“每人活著都有意義的”,又或者“誰說你沒朋友,你是我的朋友”等之類安慰的話,但這對對方來說,只是虛構空泛的保證,對方不僅不會開心,反而內心深處覺得“你不了解我”。

他建議,當一個人找你聊天時,不要急著給對方“沒有幫助”的回應,或者永遠只說你的看法,因為若一直保持這樣的態度,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他在想什么。

自殺8迷思

對于自殺行為,人們經常有錯誤觀念,當中可歸納為8大迷思:

1)經常說要自殺的人,絕不會真的去自殺。

2)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會提高他們自殺的危險。

3)一旦企圖自殺者表現出較改善的跡象,就表示危機已經過了。

4)所有自殺的人,都是真的想死。

5)自殺只會在某類型人身上發生。

6)自殺失敗的人,不會再度嘗試自殺。

7)自殺經常是突然發生,毫無預兆。

8)自殺會遺傳。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