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劉美嬌
(麻坡22日訊)不論少年壯年,12名男女登山客勇攀西馬第2至第4高峰。
一群來自麻坡、新山及吉隆坡的登山愛好者,雖初相識,卻能在5天內跨越彭亨與霹靂州,徒步56公里山路,成功征服處在半島主干山脈3座高逾7000公尺的山峰,即哥木峰、揚巴峰及加永峰。
這組由14至49歲,共10男2女組成的登山隊伍,有的是資深登山者,有的則初學者,他們憑著驚人毅力與耐力,在彼此鼓勵與扶持下,在原始森林尋幽探秘,與大自然做最親密接觸,完成不簡單的任務。
分擔背食材上山
這班志趣相投的山友與《中國報》分享此趟最具挑戰與艱辛的登山行時非常感觸,儘管穿梭森林路步步難行,但大家最終熬過去,攻頂成功。
此行麻坡召集人鄭繪蓮(38歲)指出,熱愛爬山的一行人,原本計劃于開齋節假日,相約攀登西馬最高山峰大汗山,礙于找不到願意接團的響導,而轉登主干山脈西北北嶺脈的3座山峰。
她說,眾人在擁有豐富登山經驗團友鍾盛隆籌劃下,準備了充足的食材,並分擔背上山。
她指出,大部分團友于近兩、三年才熱衷于登山運動,且大家都是首次背著重達18至20公斤重的背包,一次過攻下3座山峰,破下個人登山記錄。
她說,較以當日往返或2天的登山活動相比,這次攀山難度超乎想象,主要這條路線不像其他處在國家公園有經規劃的山路,一路爬山涉水,也須應對無法預測的狀況,如樹倒繞道或鑽樹洞,經過山洞、徒坡峭壁等。
她指出,儘管路線崎嶇陡峭,且受寒挨涷,但團員都堅持到底,彼此相互打氣、照應,終完成艱巨的登山行。
陌生人變共患難朋友
一趟艱辛的登山行,讓各地山友從陌生人變共患難的好朋友。
團員分享心得時不約而同,形容登山的每一步都備感吃力,但這一路體驗,也一路收獲,尤其每遇到障礙或難關時,應想法辦去克服,且無論多難走的路必定有出路,這是大家得到最大的啟發。
鄭繪蓮指出,這一路最感動的是看見團友付出無私的精神,彼此照顧,也聲聲鼓勵,且分工合作完成扎營、煮食、清理等工作。
她提到,除了全程訓練自己的耐性、提醒自己萬步要小心,團員實都會期待抵達山頂遇見迷人風景。
她形容在山上能夠感覺雲朵是如瀑布般飄向自己,且從來未有與雨林那么親近的感覺,心情特別舒暢。
當努力爬過連綿起伏的山巒,出現在鄭繪蓮的眼前時,且被踩在腳下時,那種感覺更是無比自豪。
發揮合作精神
★父子檔李寶平(44歲)與李煒(17歲)
其中一站是得經很斜的山路與峭壁,才能裝取水源供晚餐及隔日飲用,那75斜度的險峻岩山,可謂是步步為營,但團友發揮合作精神,跨越障礙。
非常喜愛這片原始森林,它教會我們在面對生活任何難題時,不要埋怨,冷靜想辦法處理,因為必定有通行的道路。
至于患有畏高症的兒子,能克服這一關,是個大突破,也迫不及待回校與師生分享這難得經驗。
鍾盛隆是這次團隊的精神人物,記得有一晚大家在約攝氏10度的冷空氣下,都無力到營外煮食,但積極的鍾大哥總會引導大家,提升團員土氣。
堅持就可辦到
★鄭偉良(37歲)
此趟登山行一路遇見許多響導也預料不到的狀況,如樹倒、土崩等,我們得想盡辦法繞道而行,或背著重大背包鑽越“樹洞”、峭壁等,驚險連連。
途中,我與另2名團友遇見龐大野蜂群從頭頂上飛過,且持續10分鐘之久,3人機警躲到樹下,那種駭人的場面,下山后依然難忘。
一路也認識許多稀奇的動植物,大開眼界,抵達山腳的感覺是終于修成正果,堅持一定可以辦到!
出乎意料艱辛
★陳振業(46歲)
這趟登山行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艱辛之路,我由于事前未有做好準備,鍛練體力,以致爬得吃力,甚至覺得缺氧。
團友總是送出關懷與援手,讓爬得慢的我沒有要放棄,總算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