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塵:大學講師,請做研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海塵:大學講師,請做研究!

大學講師考獲碩博士學位,當上學術人員後,除了繼續追求學問,也應該做學問做研究,並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遺憾的是,有些講師除了上班和教課,一年也沒發表一篇普通的學術論文,更甭說在高檔次的學術雜誌,發表達到國際水平的論文了。



基於本地國立大學沒有降職和扣薪水制度,因此,有的講師一旦“上岸”後,就以為沒後顧之憂了,從此每個月領高薪,袋袋平安。筆者以為,各大學管理層有必要正視此事,把“不事生產”的講師一一列出來,召見他們,規定他們必須有研究項目,以及定時發表跟其領域相關的論文,否則將採對他們取嚴厲行動。幸好這類講師不多,否則本地大學的世界排名將每況愈下。

有的講師常抱怨自己很忙,因此沒時間發表論文。他們到底在忙什麼?大學院長和所長都是高層管理人員,他們不是更忙嗎?為什麼他們依然能夠發表多篇論文,而沒行政職務的講師卻做不到?講師或許無法單獨發表論文,不過,大可跟其他學者合作做研究發表論文,能夠跨學院、跨大學、跨國合作,甚至跨學科領域。

大多數領域現有的知識和資料尚不足,比方說:慢性病醫學研究,以及研究馬來西亞語言、文學、教育的文獻還是有限的。現有的知識很快就會成為舊學問,若是沒有學者繼續鑽研增添新知,這些資料就會像一潭死水。換言之,學者的研究成果不僅能提升本身學術水平,以及豐富相關領域的知識,也能供日後的學子和研究者參考引用。



別再屍位素餐

在某些大學,講師們可以選擇以教學為主。然而,他們在教學的同時,也應該花一點時間進行研究,否則大學講師與中小學老師就沒有差別了,每個月卻拿比中小學老師多幾千塊的薪水,這似乎有欠公平。中國有句古話,即“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同樣的,國立大學講師領的是政府和納稅人的錢,他們除了把知識傳授給學子,也應該不斷進行研究創造新知,回饋學術界及社會,否則就是“尸位素餐”了。

大學講師不僅是專業人士,也是學術人士;做研究發表論文本來就是大學講師的其中一項工作。切記,要對得起你的職稱,也要對得起你的學生,更要對得起一眾納稅人!(稿費捐中國報慈愛人間)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