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克爾總理去年宣佈德國進入文明4.0時代之前,2013年,官方與民間,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長遠大計,全國分設15個新工業文明的推進區域,另外,大學、企業及研究機構,一共174個集合了人材、資源及試行單位,進行物聯網時代的研究。
政府是整個大計划的推動者,計划的研究由教育部的研究部門及經濟能源部合同分擔。
美國爭取優勢
這個活用物聯網德國式策略,有事前的試探與可行性研究,跟產業、學術界的資訊交流,又在國家全力支援下推進,到了今年初,已經成為全球有實力的國家及有技術與人才的機構一個跟進的範典。
德國的目標,不止是準備迎接一個文明新時代的到來,更大的雄心,是物聯網時代規則的決定,技術與進退對策的探討及全球市場的參與,令德國在新的時代保持最大優勢。
在未有電腦之前,多數人不認為電腦有多大的用途,電腦的使用不過30年,人的生活作息,已不能沒有電腦的存在。
手機才面世的初期,人們當成一種時髦產品,可是,才那么30多年時間,手機完全改變了生活的內容,如今,多數人可離開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甚至情人,几乎沒有多少人離得開手機。
日前,日本資訊大企業軟銀(SOFT BANK)集團,用過百億的巨款收購一家研究物聯網的技術公司,看中的,正是物聯網的前景。
放得出100億的金錢,意味著對軟銀來說,將來回收的,就不止是10倍的千億甚至數千億。
德國行先了一步,日本美國立即緊追。
美國的通用(GE),IBM等5大實力集團合力組成了工業網(Industry Internet),亦將吸納日本德國的企業加入,共同步向物聯網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