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碧君:華人不愛生?

普通組記者

華人人口比率下跌,華社自然會想到政治力量被削弱,華團又要為鼓勵華人多生育的“重大責任”費心思了;但是,多生養,保種族地位,優雅的說法是理想化,俗氣的形容詞是“天真”。

低生育率或負生育率,在歐洲已是普遍,歐洲華人少生,沒有人覺得奇怪,華人家庭注重優生教育嘛;但是,當這種少生的現象蔓延到東南亞時,大家擔心華人失勢,尤其是大馬華社,甚怕華人人口比率減少,政治地位不保,于是華團疾呼多生養,還以發出獎勵金方式,“催谷”華人人口增長。

東南亞是中國以外的最大華人聚集地,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經濟、文化及其他因素影響,使到華人家庭的生育率,在過去數十年一再下跌,如今,加上高學歷、高收入、遲婚、女權抬頭的影響,華人社會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出生人口負成長的可能性問題。

要維持我國人口比率平衡,華人需多生,平均每戶至少要生3名孩子,才能保障華人的權益,可是,這么多孩子,誰來養?怎么養?華團願意給獎勵金,但撫育孩子長大的費用,最終落在父母肩上。

不能靠“人海戰術”

非公民人口逼近華人人口,要維持華人在這個國家的政治地位,就不能靠“人海戰術”,因為即使華人家庭努力“造人”,也不及非公民或外勞人口增長速度。

我國和鄰國新加坡、澳洲、日本等國家不同,除了帶動旅遊業為基礎的“我的第二家園計劃”,我們沒有向外國移民招手,以平衡人口增長,倒是大量非公民與外勞,進一步拉低華人人口比率。

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華人是缺乏安全感的,當他們感到權益沒得到充分保障,就會想移民,少生育與人口外移,華人人口比率不跌才怪。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