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著书 纪念震后40年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著书 纪念震后40年

王树斌展示当年被解放军救出的黑白照片。(互联网)
王树斌展示当年被解放军救出的黑白照片。(互联网)
周四(28日)是中国唐山大地震40周年。唐山地震纪念墙在当天迎来大批当地民众。民众在墙前献花,纪念当年的遇难者。唐山地震纪念墙是纪念于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死亡的24.2万人。墙上刻有遇难者的生辰、出资者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新华社)
周四(28日)是中国唐山大地震40周年。唐山地震纪念墙在当天迎来大批当地民众。民众在墙前献花,纪念当年的遇难者。唐山地震纪念墙是纪念于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死亡的24.2万人。墙上刻有遇难者的生辰、出资者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新华社)

(中国‧唐山28日综合电)《中新网》周三报导,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一部由80余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亲自撰写的纪实文学《唐山四十年:从悲壮走向辉煌》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驾着轮椅从唐山截瘫疗养院赶来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同为本书的作者,他们在书中写出了自己从地震受伤到获得救助的亲身经历。

高志宏说,地震的惨烈在我的记忆中已不是十分的清晰了,但是令我们刻骨铭心的是人世间那种人性的闪光和真情。

据介绍,该书共8章,第7章《轮椅上的生命之光》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震后40年这些截瘫病人们如何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地塑造生命奇迹的过程。



书中近百篇文章的作者既有普通民众和底层百姓,也有抗震救灾英雄、专家学者、著名作家、文化名人。

该书分为上下2卷,通过8个章节,分别讲述了解放军、工人、医疗队、唐山市民、获救伤员、截瘫病人等不同群体在大地震中的经历,是对40年来的唐山历史进程和唐山人生命历程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刻归结。

全球千座寺院祈福

唐山大地震是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巨大灾难,也是上世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地震灾害。

时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河北省佛教协会、唐山市佛协发起,全球千座寺院共同举办法会,寄慰亡灵祈福五洲!

凤凰佛教全程直播唐山龙泉寺主会场法会,并实时直播全球知名寺院法会实况。

幸存者见证唐山重生

周四是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40周年,当地不少民众近日都前往唐山抗震纪念碑和罹难者纪念墙前悼念。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短短23秒就夺走24万性命,16万人重伤,4000多名儿童失去双亲成为孤儿。

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威力的强震,瞬间将一切繁华化为乌有,曾有外国官员断言:“唐山这座城市,将从此在地球上消失。”然而40年过去,不少地震幸存者仍积极面对人生,见证了唐山的重生。

◆幸存者1

40年前,幸存者王树斌被埋在倒塌的医院废墟中,等到解放军把他救出,足足已距离地震达8日8夜,然而他的妻子李金凤却没他那么幸运,自始王树斌就开始失眠,那段他不想回忆的往事,却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40年后,王树斌已娶了另一个妻子并育有一女,地震的苦痛虽在他心底结疤,但王树斌仍选择顽强地活着。

◆幸存者2

40年前,幸存者高志宏经历了截瘫之苦,经历了如此大灾,高志宏却学会积极面对人生,“虽然生活困难,可瘫子不嫌弃瘫子,我们能好好地过日子。”

高志宏表示,震后截瘫病人结婚的事例,在唐山屡见不少。40年后,高志宏与妻子虽无儿无女,惟两口子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珍惜彼此,见证了自己和唐山一起重生。

中国防灾三大转变

唐山大地震至今40年,中国应对天灾,无论是在抗灾还是在信息公开上都有所进步,不过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时代总是在进步。90年代以来,突发事件报道的一些禁锢逐渐打破,尺度逐步放宽。进步了,但只是初步的。

多年来种种思想禁锢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烟消云散,出于利害考虑而文过饰非、隐瞒真相的恶习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干部中仍然存在。 因此,唐山地震报道中的教训绝对不应忘记。

唐山大地震至今40载,期间中国亦面对过多次天然灾害,包括汶川地震等,现在回首唐山之灾,实在有不少可反思之处,中国政府似也能汲取教训,中国记者归纳出当局应对天灾的3大转变。

3大转变

1.外国援助,从拒绝到接受。
2.防震意识渐增。
3.公开数据趋增,资讯仍欠透明。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