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門外漢創業從閱讀中取經 “菇菌”作戰 夫婦拚出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行我業.門外漢創業從閱讀中取經 “菇菌”作戰 夫婦拚出頭

已培植出的鳳尾菇,令人驚喜。
已培植出的鳳尾菇,令人驚喜。
陳世策(左)與兒子陳德康展示嘗試新培植的雪乳菇,看好其前景。
陳世策(左)與兒子陳德康展示嘗試新培植的雪乳菇,看好其前景。

報導/攝影:林順利
(太平28日訊)國內種菇業者不多,具規模者更不下20家,但能走過艱辛初創期,咬緊牙根堅持走下去,甚至滿懷抱負與信心,看好未來種菇業潛質與前景的佼佼者并不多。



太平的陳世策與章雪玲夫婦,便是最好例子,他們從創業初期至成功踏上軌道,從改變人們對菌菇可成食材甚至保健藥材的觀念至接受與趨之若鶩,一點一滴經歷,堪稱可歌可泣。

陳世策(55歲)夫婦打造的金嶺菇企業有限公司,菇園設于太平新板的甘榜實迪亞油棕園區內,他日前在兒子陳德康(27歲)陪同下接受訪問。

陳世策透露,1986年接觸種菇業,當時完成拉曼學院修讀會計系,與修完生物化學系的太太章雪玲結識,恰逢當時農業部大力推動種菇,抱著試試心態,就開始種菇業第一步。



不放棄才會成功

他說,由于當時極度缺乏種菇知識,只有靠中國、台灣書籍取經,慢慢自己摸索,一切從零開始,也屢試屢敗,卻不甘心放棄,最后,第一個設于甘文丁的小蘑菇房終誕生。

他指出,初時只是小規模栽種,并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不斷鑽研,慢慢研究改善,最后也有小成就,增加信心與鼓勵,繼續堅持走下去,并于2003年遷來現址,大展拳腳。

陳世策坦承,80年代期,面對市場是棘手問題,畢竟當時很多人都不認識菇類,質疑其食用與保健藥用功能,因此,費盡唇舌向消費群解釋,成了他最大的挑戰與考驗毅力。

他說,初期,其菇類產品市場行銷只有在早夜市集或菜市,通過擺攤,夫婦倆很有耐心的向群眾講解回答,慢慢的,民眾才對蘑菇改觀,最后接受其食用與保健藥用價值,漸漸的,蘑菇才打開市場。

他堅信,不放棄與堅持才能成功,他從小蘑菇園以及初時的300、500棵太空包菇栽種,到如今的機器化操作以及日種量6000棵至1萬棵,都是少一分耐力與信心都不能達成的因素。

他說,食用菇類在國內目前仍供不應求,尤其是講求保健的養生與素食者越來越多,因此市場仍會鎖定在國內的超市、霸市或海鮮餐館為主。

場地衛生不馬虎

種菇看易行難,尤以要種出更高優品質的菇,更要講求場地衛生與徹底殺菌,絕不能馬虎與鬆懈。

陳世策透露,種菇首要步驟是生產太空包,太空包主要原料包括木屑、水、石灰粉及米糠。

他說,首先將木屑濾渣去除雜物,加入米糠、石灰粉及水一起攪拌,裝入塑料袋完成太空包,過后,太空包送入高溫爐滅菌約8小時,取出進行冷卻,才種上菌種。

他以鳳尾菇為例,從種菇到採菇,約需40天至50天,一般上,一包的太空包菇,可收成7次(約4個月)。

陳世策強調,優質的菌種才能種出上等品質的茵菇,除了衛生殺菌,天氣好壞及培植過程講求都是決定因素。

他坦言,此行業也同樣面對人力短缺及成本高漲問題,加上木屑缺貨,以及優質菌種難求等,都左右前景。

培植6種菇類

陳世策抱著多元化發展前瞻,除了原本的5種菇類,目前已嘗試培植印度品種的雪乳菇,以及引進藥用價值更高的虎奶菇,開拓更大市場。

陳世策透露,目前培植的菇類有6種,包括鮑魚菇、鳳尾菇、白蚝菇、木耳、靈芝及雪乳菇。

他特別提到雪乳菇(Milky Mushroom),這種從印度新引進的菌菇,是大品種,在印度的耗食量龐大,擁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成分極高,近年來才引進我國栽種,市場潛能與前景看俏。

他說,除了木耳及靈芝的營業與藥用價值高不多說,該公司也打算深入研究虎奶菇(Susu Harimau)。

他說,虎奶菇顧名恩義,是原住民傳說由老虎奶水滴下生長而命名來,其藥用價值高,長于泥下的核可治咳、肺炎、支氣管炎等,如今被雅譽為馬來西亞國寶。

擬推動生態旅遊

種菇業將與教育旅遊扯上掛勾,陳世策未來計劃在種菇園推動生態旅遊點子,打造一個以菇為主題的景點,吸引遊客尤其是學者到來參觀及考察。

陳世策說,種菇業是一門專門知識性行業,缺乏對菌菇的瞭解都不行,除了菌菇類別知識的認知,瞭解菌菇對環保的自然界生態循環作用,也是一門知識環節。

他說,菌菇除了是分解枯木葉的功臣,培植原料木屑也是製作有機肥材料,環保意義重大。

因此,他以社會企業責任回饋的教育性為出發點,打算在蘑菇園打造一個以茵菇類為主題的生態景點,開放給遊客尤其學生或學者到來參觀,吸取這方面知識,從中推廣及讓更多人瞭解菇。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0